吃鸡蛋有什么不好

鸡蛋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食材,不少人学炒菜的第一步就是开始学习“炒鸡蛋”。但是近些年来,鸡蛋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比如鸡蛋黄的胆固醇含量太高,不应该吃等。今天,我将为大家解答关于吃鸡蛋的一些误区,看看你中了几个。

7.7.jpg

吃鸡蛋时的5个误区需要注意

误区一:鸡蛋的营养价值与吃法无关

鸡蛋的吃法有多种多样,可以煮、蒸、炸、炒等。根据鸡蛋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看,煮、蒸鸡蛋为100%,嫩炸为98%,炒鸡蛋为97%,荷包蛋为92.5%,老炸为81.1%,生吃为30%~50%。因此,煮和蒸鸡蛋是最佳的吃法。

误区二:蛋壳颜色越深,营养价值越高

鸡蛋壳的颜色与营养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鸡蛋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饲料的营养结构和鸡的摄食情况,而与蛋壳的颜色关系不大。根据感官观察,蛋清越浓稠,蛋白质含量越高,蛋白质的质量越好。通常情况下,蛋黄颜色较深的鸡蛋营养稍好一些。

11.1.jpg

误区三:与豆浆一起食用鸡蛋营养更高

豆浆味道甘平,含有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单独饮用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可以抑制人体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而鸡蛋的蛋清中含有黏性蛋白质,可以与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阻碍蛋白质的分解,从而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

误区四:煮鸡蛋时间越长越好

鸡蛋煮得时间过长,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会结合生成不易被吸收的硫化亚铁。油煎鸡蛋过老时,鸡蛋清中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在高温下可能会形成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化学物质。煮鸡蛋最好用凉水下锅,水煮沸后再煮3分钟即可。这样煮出来的鸡蛋呈溏心状,营养成分最容易被人体吸收。不同煮沸时间的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也会有差异。“3分钟鸡蛋”煮得微熟,最容易消化,大约需要1小时30分钟消化完毕;“5分钟鸡蛋”煮得半熟,大约需要2小时消化完毕;煮得时间过长的鸡蛋,需要3小时15分钟才能被人体完全消化。

9.9.jpg

误区五:带黄的生鸡蛋比熟鸡蛋更有营养

有人认为生吃带黄的鸡蛋可以润肺和滋润嗓音。但事实上,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也不一定更营养。

1.生鸡蛋难以消化,会浪费营养物质。人体消化和吸收鸡蛋中的蛋白质主要依靠胃蛋白酶和小肠中的胰蛋白酶。而生鸡蛋的蛋清中含有一种抗胰蛋白酶的物质,会阻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2.生鸡蛋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容易导致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发等“生物素缺乏症”症状。

3.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较为紧密,含有抗胰蛋白酶,大部分蛋白质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经过煮熟后蛋白质才会变得松软,更有利于人体消化和吸收。

4.大约有10%的新鲜鸡蛋中含有致病的沙门氏菌、霉菌或寄生虫卵。如果鸡蛋不新鲜,带菌率就会更高。

5.此外,生鸡蛋还有特殊的腥味,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减少唾液、胃液和肠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导致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因此,鸡蛋必须经过高温煮熟后再食用,不要食用未熟的鸡蛋。

吃鸡蛋的注意事项

鸡蛋必须煮熟再食用,不要生吃,破壳时也要注意避免沾染蛋壳上的杂菌。婴幼儿、老年人、病人食用鸡蛋最好选择煮、蒸、炖、煎的方式。另外,蛋壳干净、无异味的鸡蛋最适宜食用,毛蛋和臭蛋不能食用。冠心病患者食用鸡蛋不宜过多,每天不要超过1个,而对于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士,尤其是重度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鸡蛋,或者只食用蛋白而不吃蛋黄,因为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比蛋白质高3倍,达到每百克1400毫克。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