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烧什么礼物给祖宗

清明节扫墓为什么要烧纸呢?很多人对此不太了解。下面我来详细解释一下清明节烧纸的由来以及习俗。同时,我们也要了解一下烧纸习俗如何给全家带来好运,是否能保护全家平安。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清明节烧纸的由来

清明节古称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是清明节,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即是节气又是节日的节气。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逝去的亲人的一种活动。祭祖这一民俗习惯传承了几千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记载,就算是即使离京千里的严延年也要在清明节“还归东海扫墓”。那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扫墓呢?这是因为冬季已过,春天来临,草木开始生长。人们要亲自去看看先人的坟墓是否因雨季而坍塌,是否会有动物刨穴。在祭扫时,人们会清除坟墓上的杂草,添加新土,献上烧猪、燃香、奠酒,焚烧纸钱,并进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祖先的思念之情。过去,因为寒食节有禁火的规定,所以人们不会把纸钱烧掉,而是挂在墓地上的小树、竹竿上,或者用石块、坷垃压在坟墓边。这样,已经祭扫过的坟墓就会有纸钱飘飘,形成清明前后的特有景观。如果没有纸钱挂着,那就意味着这是一个没有后嗣的孤坟。后来,人们不再那么讲究禁火了,开始把纸钱烧掉。在旧时的北京,清明节祭祖的主要形式是“烧包袱”。所谓“包袱”,是被祭祀者当作从阳间寄往“阴间”的邮包。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敦亲睦族、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因此,清明节也成为全球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许多海外华人和华裔也有回乡扫墓的习惯,以此表达对先人和故土的怀念和爱国情感。

清明节烧纸应注意的事项

1. 不要在马路上烧纸,传说在那里烧纸可以使底下的人更快收到。但是不宜选择车流量和人流量较大的马路,因为那里的阳气比较重。

2. 烧纸之前要取两张,烧给那些孤魂野鬼,否则它们可能会占据你的领域。

3. 在圈地的时候要清楚地念出亲人的姓名,圈子不可有缺口。

4. 烧纸时要准备好棍子之类的东西,确保纸完全燃烧。

5. 在烧完祭品之后,将余下的东西倒入火中,并在圈子之外适当地抛洒,我们这里称之为“破散”。

6. 纸钱不能一下子全放进去,要一张一张或者两三张地放,让纸钱在手中燃烧差不多时再丢进去。

7. 过程中可以跪下或蹲下,口中不停地念诵你给亲人说的话,一定要强调让他们知道你们一切安好。

8. 如果在烧的过程中有风,千万不要去管它。如果圈中有没有燃烧完的纸钱,要用木棍将它们挑拨燃尽,否则亲人收到的会是不完整的。风吹走纸钱代表着它们已经被带走了。

9. 烧的纸钱面额适中,既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否则亲人可能无法找开。

10. 如果天风很大,一定要多烧几张纸钱在周围,如果风实在太大了,建议去别的地方烧纸钱,因为那里抢钱的人可能会较多。

11. 烧纸时要注意防火安全。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