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防病常按七穴位 血海穴补血养肝

到了春季,天气变暖,此时也是肝脏运行最旺时期,肝气旺盛而生发,人的精神也跟着焕发。然而,如果肝气过盛或肝气郁结,都容易损伤肝脏,导致寒性病变。因此,春季养生要注意顺时,只有保护肝脏,才能不易受到疾病的侵袭。中医表示,春季预防疾病的同时,不妨经常按摩以下这七个养生穴位。一起来看看吧。

防止失眠的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使用的穴位之一。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因此,只要想起来,我们都可以用手指按揉此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增强胃动力 善待天枢穴

天枢是胃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左右各有一穴。

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的“信号灯”作用。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按揉此穴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在具体按揉时,可以用大拇指按揉,力度稍大,以产生酸胀感为佳。

舒服腰背的委中穴

屈腿时,膝关节后侧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在针灸的“四总穴歌”中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见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重要穴位。

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配合腿部的屈伸动作。这样做不仅可以治疗腰痛,还能有效缓解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对一些下肢疾病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补血养肝的血海穴

血海位于大腿内侧。请坐在椅子上,将腿伸直,会在膝盖内侧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

古代人们无意中发现刺破这个地方可以祛除体内的淤血,因此用它来治疗淤血的病症。它不仅能祛除淤血,还能促生新血,因此得名为“血海”。

每天上午的9~11点,如果你可以抽出一点时间,那么按揉一次血海穴。这个时刻是脾经气运行最旺盛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也正处于上升趋势,所以进行按揉效果更好。每一侧按揉3分钟,注意力道适中,不需要用力过大,只要感觉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

补肺益肾的列缺穴

两手虎口交叉相握,此时左手食指在右腕的背部,食指尖下即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有调节作用,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也有调节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由于偶感风寒而引起头痛等症状,可以通过按揉列缺穴来疏肺散寒,同时还可以结合用热毛巾敷额头的方式。

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的连接。任脉本身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状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散热去痛的尺泽穴

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是泻热。

因此,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此外,尺泽穴靠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按揉此穴还可以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

保健心脏的内关穴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被用于治疗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

由于内关穴容易找到,可以经常按揉,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进行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很好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需要用太大的力气,稍微感觉到穴位有酸胀感即可。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