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人在卫生间犯了这两个错误 这些习惯应该避免
从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被老师和家长灌输要养成良好习惯的理念,无论是饭前刷牙还是勤洗手勤洗澡,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卫生措施。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生活的基础,如果我们无法保持好习惯,那么想要拥有健康将成为一种空谈。
刷牙洗脸这些习惯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大部分人应该都已经保持了很多年。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经常被人们忽略,那就是如厕的习惯。
卫生间是家庭中基本配置的设施之一,而排便则是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做的事情。可以说,如厕习惯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正确的如厕方式是什么,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自己不太健康的如厕习惯。虽然他们自我感觉良好,但久而久之,可能对身体健康会构成威胁。
不健康的如厕习惯有哪些?
1、过度用力排便
很多人上厕所的时候都很着急,通常会等到感觉很强烈才去卫生间,为了快速完成排便过程,他们通常用力过度,然而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排便主要依靠膈肌和腹壁肌肉的收缩来完成,如果用力过度,会导致这两处肌肉强烈收缩,从而增加腹部压力,增加身体所需氧气量。如果不及时停止这种危险行为,甚至可能引发脑溢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等急性疾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救治,生命将不容乐观。
此外,用力排便会导致肛管扩张,容易破裂肛门周围的微小血管,从而在排便时出血,甚至便秘等情况。所以,上厕所时切勿过度用力,尤其是年纪较大或身体较差的人更应该注意。
2、如厕时间过长
十几年前,手机和电脑还不普及,甚至连电视都是黑白的。那时,人们上厕所的时间很短,最多只需要十分钟就能完成生理需求。然而现如今,人们往往在卫生间里蹲了几十分钟,甚至拿着手机更是时间会更长。
研究表明,正常一次排便需要各个器官共同努力。人在排便时,肠道内壁每平方厘米承受大约十几公斤的压力。如果上厕所时间过长,无疑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出现身体发麻等现象。
如何正确上厕所
1、保持正确姿势
不正确的如厕姿势无疑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大压力。很多人在排便时并不注重姿势,只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进行。然而,这是错误的。一般来说,在排便时,我们应该将双腿分开,保持与肩膀差不多宽的间隔,然后将双手握成拳头,放在双腿之间,身体微微向前倾斜,这种姿势最省力。
2、适时排便
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很忙碌,可能无法及时上厕所,一旦便意来了,就会选择忍着一会儿。然而,这样做会增加患痔疮的风险。如果实在没有时间,那么可以在每天早上起床后就选择去一趟卫生间,这样可以减少白天上厕所的次数。
3、仔细清洁
很多人上完厕所后只是简单用卫生纸擦拭就结束了,然而为了避免细菌感染皮肤,最好选择质量较好的卫生纸。此外,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温水清洁,将皮肤表面可能存在的细菌清除掉,这样可以及时清除附着在上面的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