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烫通便

街边的麻辣烫从来都是一种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但由于卫生问题,许多人在享用完后可能会出现腹泻的情况。一些商贩自曝:为了防止顾客腹泻,他们会在麻辣烫的汤底中加入磨碎的泻药“泻立停”。不过,这种做法真的有效吗?

泻立停并非万能止泻药

腹泻有多种原因,包括细菌、病毒、刺激性物质甚至心理因素都可能引发腹泻。而泻立停只对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有一定效果,对其他情况则无效。

泻立停是一种包含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颠茄提取物的配方药物。其中,磺胺甲噁唑是主要的抗菌成分;颠茄用于缓解胃肠痉挛和疼痛症状,对预防腹泻无效;而甲氧苄啶是增强磺胺甲噁唑药效的辅助成分。因此,泻立停并非治疗腹泻的万能药物,更应该被归类为抗生素类药物。

预防腹泻需要提前使用泻立停吗?

如今,医学界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做不仅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作用效果也存在疑问。

食物变质后会滋生大量细菌,泻立停中的抗菌成分可以抑制其中一些细菌的生长,但引起腹泻的很多细菌并非它们自身,而是它们产生的毒素对肠道黏膜造成刺激。抗菌药物虽然可以杀死细菌,但却无法清除已经产生的毒素,因此即使预先服用泻立停,吃了变质食物后仍有可能腹泻。

此外,磺胺类药物已经被广泛使用多年,环境中常见的细菌如大肠杆菌等,很多都已对此类药物产生耐药性。对于这些耐药菌来说,泻立停甚至无法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溶解在汤中的泻立停是否有效?

泻立停的主要有效成分——磺胺甲噁唑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物质,在加热的汤中也不易分解,因此在煮沸的麻辣烫中也可能保持一定活性。但我们谁知道加入汤中的药物量有多少,每个顾客实际摄入的药物量又是否能达到有效剂量?对于追求成本效益的小贩来说,他们真的会在投药时慷慨大方吗?

因此,要想预防腹泻,最重要的方法仍然是避免吃卫生条件差的街边小吃,以及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如果已经出现腹泻,要及时补充水分,注意休息。对于一般性腹泻,可能是由饮食不慎、消化不良等因素引起,一天1-2次且不严重的情况下,只要保持清淡饮食,即使不使用药物,身体也可以自行恢复。

综上所述,将泻立停加入汤底防止腹泻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顶多只能为做麻辣烫的小贩们提供一点心理安慰,抵消他们因使用劣质原料而产生的罪恶感。

了解更多:

急性腹泻的6大原因:

1.细菌感染:顾客食用了被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氏菌等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饮料后可能发生,症状包括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

2.病毒感染:通过食物或其他途径感染各种病毒(如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后易引发病毒性腹泻,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和全身不适等。

3.食物中毒:由于食用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者摄入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主要传染源是变质食品和污染水源,传播途径包括不洁手、餐具和带菌苍蝇。中毒者会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4.饮食贪凉:夏天,很多人喜欢吃冷食,喝凉啤酒,结果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加快,引发腹泻。另外,开着空调睡觉时未注意腹部保暖,也可导致肠蠕动增加而引发腹泻。

5.消化不良:夏天,饮食规律不定、食量较大、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及腹胃动力不足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引发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和打嗝等症状。

6.水土不服:当人们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完全陌生的地方时,敏感的消化系统可能会有相应的反应和变化。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