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如何度夏:通风补水防中风 少吹空调不哮喘

核心提示:夏天对老年人来说是一个考验,他们耐受力弱,适应性差。在气温高、紫外线强的夏季,他们需要增强养生防病的意识,降低发生意外的风险。

在短短一周内,我国失去了三位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因病在北京逝世,张瑞芳在上海病逝,黄宗洛因重症肺炎在北京逝世。这给老年人在炎炎夏日安居乐业敲响了警钟。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表示,老年人由于耐受力弱、适应性差,在气温高、紫外线强的夏季,更要增强养生防病的意识,降低发生意外的风险。

夏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可能出现头晕、胸闷、心慌和憋气等症状,严重时甚至有可能突发心梗和中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在炎热天气里特别要注意室内通风,及时补充水分,帮助降低血液黏稠度。同时,要注意不要擅自停药,避免过度疲劳。尽可能减少进出空调房间的次数,多测量血压,按医嘱调整用药量。

夏天虽然血糖水平相对较低,但糖尿病患者在炎热的天气里面临着许多问题。一些疾病,如肠胃道疾病,可能导致血糖升高,运动过量会引起电解质紊乱,这些都对血糖控制不利。同时,一些并发病也可能在夏季侵袭患者。由于夏季经常赤脚,容易导致霉菌、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外出时最好不要穿凉鞋或拖鞋,应选择穿薄的棉袜、布鞋。

尽管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症状在夏天相对缓解,但现在越来越多地使用空调对老年人的呼吸系统是个考验。老年人应坚持用冷水洗脸,增加抵抗力。还可以坚持做腹式呼吸锻炼,每天1-2次,每次10-20分钟。

除了谨防上述的慢性病,老人还要注意日常的生活细节。夏季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期,由于老年人生理退化,更容易患上消化道疾病,最常见的就是急性肠胃炎。老年人应尽量少吃油腻食物,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粥,如菜粥等。也可以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可以刺激脾胃的消化能力,增进食欲,改善夏季味觉减退、消化不良等消化功能障碍。

老人在夏季要保持正常的作息,中午尽量午休,避免在阳光强烈的正午时分到下午两点期间外出,若要外出最好打伞或戴太阳帽。在家要少使用空调,晚上不要长时间吹电扇。老人要勤换衣服,减少致病隐患。最后,在心情上,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少发火,注意监测血压。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