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天气逐渐变暖,所以养生就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对肝的保护应该更加注重。在春天,肝气旺盛而生发,如果肝气过旺或郁结,都容易损伤肝脏。因此春季养生应该特别注重对肝的保健,这样才能保持健康。那么春季如何养肝呢?春季最有效的养肝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来看看中医养生专家怎么说,教你春季如何养肝,一起来学习养肝妙招吧。
作息规律轻运动
许多经常熬夜或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士,常有缺钙、眩晕、便秘、易抽筋、眼睛干涩的症状。其实,这些都是肝血亏虚的表现。如何解决呢?中医有句话叫“人卧则血归于肝”,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不能使各个脏腑的血液及时地进入肝脏进行解毒,而“累”就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养肝最好的方式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曾国藩有“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可见,高质量的睡眠才能保证精力充沛。少劳心,多运动,散步、踏青、爬山都是春天里不错的户外运动选择。
饮食讲究多甘少酸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春天,人体的肝火旺盛,酸味食物会使肝气过盛,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因此春天宜多吃些温补阳气的甜食。在这之中,最推荐的是大枣和山药。大枣可以生吃,也可以制作成枣糕或枣饭。山药可以拔丝,也可以与红枣一起煮成山药红枣粥。另外,春季细菌滋生,也可多食一些葱、韭、蒜等具有杀菌作用并增加食欲的食物。喜欢凉拌野菜的人也应注意卫生。
眼脚并用,双管齐下
《内经·素问》中多次提及眼睛与肝脏的关系,如“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辩五色矣。”可见,肝脏的健康直接影响眼睛的健康。因此,每天早晨醒来时,不要急于睁开双眼,待大脑清醒后,闭眼将双手搓热后熨眼几十遍,然后睁开眼睛左右旋转九次,再紧闭,再睁开,这样可以祛除眼中的火气。此外,注意脚底保暖,避免寒气和湿气侵入身体,经常按摩脚上肝经的三个穴位:大敦穴、行间穴和太冲穴,也可以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
以上就是“春季养肝正当时,饮食作息要讲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