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运返程的高峰期遭遇雨雪天气,这是谁都不想的,尤其是机场,每停留一刻,损失都非常大。然而,近日郑州机场问询处被砸,这是因为雨天飞机无法起飞。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情,同时了解一下开车如何应对雨雪天气!
郑州机场问询处被砸
假期结束后,返程客流激增,不料天降大雪,给返程旅客带来很多困难。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可能是受大雪影响最大的地方,因部分航班延误,导致2000多人滞留机场。乘客急切需要登机返程,但机场跑道不具备起降条件。尽管机场方面和航空公司多方努力,但仍无法满足乘客的需求。机场工作人员辛苦保障乘客出行,但由于信息发布不到位,不能得到乘客理解,导致双方发生冲突。
乘客遭遇
现象:登机、下机几次飞机仍飞不了
昨天14:20,正在郑州机场候机的张先生,正在向老板请假,因为他乘坐的航班延误了,可能要耽误上班。
当天,身在广州的王女士也遭遇了飞机延误。王女士购买的是昨天上午10点的机票,从广州飞往郑州,她上午8点就赶到了广州白云机场。
“换登机牌还很顺利,可换完登机牌就通知航班延误了。”王女士说,当时广播通知郑州机场因大雪封闭。
“曾经让大家登过一次机,然后又让下了飞机。”王女士说,当天20时,她依然滞留在广州白云机场,在这个过程中,机场多次向乘客解释航班延误的原因,是因为郑州机场因雪关闭。王女士表示,等待让她变得烦躁,但又无可奈何,不免对机场工作人员产生怨气。
马先生说,因为天气原因,5日回郑的飞机备降到武汉的天河机场。马先生说,备降后,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联系旅客说可以起飞回郑,但是上了飞机后,人又被赶了下来,说郑州机场不能降落。6日凌晨1时左右,武汉机场通知飞机可以起飞,但是上了飞机后,又说飞行员需要休息,飞机还是飞不了。
说法
昨天,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郑州机场在5日并非完全封闭,而是间断性关闭了3次。
根据郑州机场相关人员解释,因为降雪,工作人员需临时关闭机场,紧急除雪后,再开放机场,若因雪大无法起降,将会再次关闭。而飞行员一天的飞行和候机时间超过8小时的,需要强制休息。
本来就几十分钟的航程,最后需要从其他地方再调飞行员赶来应急,这架飞机才能最终起飞。
地面调度
现象:问询处被砸,工作人员遭乘客泼饮料
面对乘客的抱怨,作为机场地面空服人员只能耐心劝说,但面对焦躁的乘客,耐心劝说有时也难以奏效。正月初六21时许,一名乘客砸了新郑机场南航问询处。昨日上午9时,一名女乘客冲进新郑机场调度室,打了调度人员,还把饮料泼在调度人员的头上。
“其实我也很委屈,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我们也没有办法。”郑州机场地面客服部调度胡晓瑀说,乘客把饮料泼到她的头上,还扬言要拍照片发到网上去。截至昨日15时30分,河南商报记者见到胡晓瑀的时候,她已经连续工作了30个小时,在30个小时中,她仅吃了一顿饭,甚至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说法
“很多乘客不理解,其实我们也希望乘客能顺利出行。”胡晓瑀说,作为地面调度,她要对接很多部门,航班晚点了,要联系、安排住宿等事务。
胡晓瑀说,每天她的工作就是在她工作的时间内,负责该班次所有进出港航班顺利进出港,这样她就可以下班,如果航班晚点或者延误,她的工作时间也会随之延长。“其实飞机延误原因很多,比如天气原因、地面没有停机位等。”胡晓瑀说,有些情况他们可以准确告知乘客延误时间,但很多时候他们是没有办法告知乘客准确延误时间的。
飞机备降:备降哪个机场,飞行员说了不算
不少旅客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还没到目的地就突然被降落到其他机场了。
事实上,无论是否遇到恶劣天气,飞机起飞前都有备降预案。一般有第一备降机场和第二备降机场,至于选择哪个备降机场,不是完全由飞行员决定。一旦飞机起飞后,就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中心调度和指挥,如果遇到像目前的大雪等天气,首先联系空管中心调度,协调备降机场。如果空管中心联系的备降机场因为天气或者飞机太多等原因无法接纳飞机,需要再联系第二备降机场。不过,无论选择哪个备降机场,飞机的油料都需要准备充分。
接待能力影响备降旅客“待遇”
如果无法主动选择备降机场,可能会导致旅客上次遭遇的“待遇”与这次不同。以南航为例,一架从广州飞往郑州的航班,南航的备降机场一般是武汉、合肥、长沙、南阳、洛阳等机场。南航河南分公司的飞机一般选择武汉作为备降机场,因为武汉也有南航的分公司,自己的工作人员相对较多,加上当地机场的帮助,更容易转移旅客。如果其他备降机场无法接纳,可能会选择南阳作为备降机场。但是,由于南阳机场工作人员较少,接待能力可能会跟不上,导致旅客感觉“待遇”不同而抱怨。
航空公司:航班推迟后再次集合旅客的时间无法左右
很多飞机的延误,除了恶劣天气和航空公司工作效率等原因外,也有时因为个别旅客的原因。比如前天一场大雪来了,南航安排了近2000名滞留旅客,但是港区没有哪个宾馆能一次容纳这么多人,只能把旅客分散安排到市内不同的宾馆。
开车如何应对雨雪天气
长途自驾行驶在冰雪天气时,除了控制好车速外,还要特别留意一些路段,例如桥梁、涵洞、高架等路面。由于温差较大,白天融雪的路段夜间容易结冰,而桥梁、涵洞、高架等更容易结冰且不易融化,因此驾驶员应提前减速通过这些路段,严禁在桥梁、涵洞、高架路面上进行紧急制动等操作。
1雨雪雾霾:合理使用灯光很重要
在雾霾天增多的情况下,若再加上小雨,能见度会极大降低。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正确使用车灯非常重要。
在雾霾天行车时的“铁律”之一就是降低车速并保持车距。同时,在严重雾霾天气中,及时开启雾灯非常重要,因为雾灯的光线穿透能力比车尾灯更好,开启雾灯后,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上清晰辨别前方车辆,便于及时采取必要的制动措施。遇到雾霾状况时,开启远光灯是大忌,因为雾有反射作用,远光灯的灯光通过雾反射进入车内后,会使驾驶员视线模糊,导致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雨雪雾霾天气中,及时鸣笛可以警示行人和其他车辆。听到其他车辆的喇叭声时,应立即回应以提示自己的行车位置,但在市区内要谨慎使用喇叭。
2随车装备:防滑链+太阳镜
长途自驾在积雪或结冰路面上行车是巨大的考验,但如果车辆装上一套防滑链,就能有效避免车辆在冰雪路面打滑的情况。因此,在出行前,为车辆准备一套防滑链是必要的。市场上可购买钢链或橡胶链制成的防滑链,安装也相对简单,而且价格较低,遇到冰雪路面时只需将其安装在驱动轮上即可。
此外,积雪路面反射阳光,驾驶者在前方白茫茫一片的情况下开车时,可能出现流泪、视力下降等情况。为此,准备一副太阳镜,有助于行车安全。
在车辆四周有积雪时,点火前应轻踩油门,避免车轮空转,否则车轮会越陷越深。如果出现打滑的情况,还要注意使用二挡起步。雨雪天尤其是大雪后,车辆启动前要仔细检查车身及四周情况,及时清除挡风玻璃、大灯和后视镜上的积雪,最好在车上备一块棉布,这样可以及时擦拭车窗内侧玻璃和反光镜,确保行车视线不受影响。
3行驶要稳
无论是在雨天、雪天还是在雾天,路面和视线等外部因素都会对行车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行驶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专注,确保车辆平稳行进。
在冰冻或积雪路面上行驶时,更需要格外留意。由于轮胎与路面摩擦系数极小,制动距离会比干燥路面大得多。在5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干燥路面上仅需12米的制动距离,而在积雪路面上则需近50米。在操控方面如果不当,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在雾天行驶过程中,由于能见度低,驾驶员要时刻留意周围的车辆和行人。要注意与前车保持足够的距离,并随时做好提前刹车准备。
4刹车要柔
在雨雪天行车时,切勿盲目猛踩刹车,以免发生意外情况。在冰雪路面上,通过发动机制动可以更好地维持车轮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相比脚刹车更好。
挂低挡刹车时,可以凭借发动机的减速作用更快地降低车速。对于没有ABS的车辆,摘挡刹车很容易导致轮胎抱死,一旦前轮抱死,会失去对行驶方向的控制。然而,在没有紧急情况下,也不应一下子踩死刹车踏板,而是逐渐加压踩刹车。如果车速较高或需要尽快刹车,可以直接减速并刹车。
5下坡要缓
行驶在长下坡路段时,不能长时间踩住刹车。这样做很可能导致制动器失效,尤其是在雾天,制动灵敏度容易下降。
因此,在上下坡时要注意使用低挡平稳通过,中途最好不要换挡。上坡时要防止熄火,下坡时绝对禁止空挡滑行。在雪天新手驾驶时,可改走辅路以免遇到坡度较大的立交桥。
6停车要准备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不能忽视停车的准备工作。首先,尽量避免在坡面上停车,因为很难再次启动。如果必须在有积雪的下坡停车,要确保有足够的空间驶离停车位。
此外,在停车后先打开车门,让车内外温差降到最低,以防那些还未融化的冰雪再次冷冻,导致车门冻住。
总结:
在春天返程中遇到雨雪天气时,我们应冷静应对,避免惊慌失措。自然灾害无法避免,抱怨和暴力冲突没有任何帮助。唯有做好准备和补救措施,才能确保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