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10条 预示患老年痴呆几率高

这10个标准与老年痴呆有关

认知障碍是判断老年痴呆的重要标准

认知是指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方面。认知障碍是指上述几项认知功能中的一项或多项受损,当上述认知域有2项或以上受累,并影响个体的日常或社会能力时,可诊断为痴呆。

1.生物标记

梅奥诊所的医学家发现,有几种生物标记与认知障碍症有关,包括脊髓液或血液中的某些蛋白质和大脑成像所检测到的突变。在这种疾病发作25年前,大脑就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2.高血压

特别是在中年时期患上高血压会增加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有心脏病史的人也是如此,曾经有过心脏病发作的人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会增加2倍。因此,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除定期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外,饮食上可多吃芹菜、黑木耳、海带、菠菜。对于那些有条件的人来说,效仿长寿之乡凤山人,早晚饮用一杯亦舒堂火麻生态茶辅助降血压。

3.糖尿病和肥胖症

糖尿病患者得认知障碍症的可能性增加2~4倍。肥胖症也会增加人们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相比于身材较瘦的同龄人,肥胖女性患上认知障碍症的可能性会增加3倍;肥胖男性患此病的风险会增加30%。体育锻炼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肥胖症和糖尿病。

4.受教育程度低,智力锻炼少

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限较少和对智力功能缺乏训练,也会增加人们患认知障碍症的风险。经常参加志愿者活动、旅行和猜字谜的人智力水平较高,患上认知障碍症的可能性较低。

5.饮食中缺乏果蔬和香料

饮食缺乏果蔬会加速认知功能衰退的进程。尽管所有类型的蔬菜都对认知功能有益,但笋瓜、西葫芦、茄子、甘蓝和蓝莓是增强认知功能的超级巨星。某些香料(如肉桂和姜黄)也有显著作用。至少从流行病学资料来看,印度人患上认知障碍症的数量少,这与印度饮食中的姜黄含量密切相关。

6.头部受伤

拳击运动员脑脊髓液中的认知障碍症标志物水平较高。65岁前曾遭受头部损伤的人患认知障碍症的几率也会明显增加。因此,在参加身体对抗性很强的接触性运动时,最好佩戴防护帽。

7.无法边走边说话

日益恶化的步态和无法同时边走边说话可能预示着认知障碍症的发病。认知障碍症患者在步态上会表现为步速缓慢、行走路线不规则、难以完成边走边数数的任务。

8.方向感差

由于认知障碍症起病于海马体(大脑的记忆区域),迷失方向是这种疾病的一个标志性特征。这也解释了认知障碍症患者经常迷路和走失的原因。

9.抑郁症和社交退缩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学者发表在《神经病学纪要》上的研究成果显示:认知障碍症的诊断与人们在过去一年中的抑郁症症状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

10.存在睡眠问题

认知障碍症患者往往有睡眠质量差的问题,他们每天花很长时间躺在床上却难以入睡,也会频繁打盹。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