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防治冬病的养生妙招

夏至虽然炎热,但其中却有湿润的气候特征。离卦认为,离卦的上下是两个阳爻,中间是一个阴爻,象征阳中有阴,暑天必定伴有湿气。所以夏至虽然是天气最热的时候,但地面上却有暑湿的存在。夏至是防治冬病的好时节,下面为您总结了防治冬病的养生妙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夏天越热,空气中湿度越大,人也会感到头昏脑涨、胸闷乏力,没有精神。这是暑湿伤人的表现。因此,夏天要注意防湿防暑。此外,专家指出,夏至是防治冬病的好时光,因此人们还需要采取预防措施。以下是凤凰中医为您介绍的防治冬病的方法。

1.夜晚感到炎热时需要穿衣入眠

在感到炎热时,人们常会想脱掉衣服、找个阴凉的地方避暑、或者吹空调、电扇等来降温。这些方法虽然都有效果,但也都有各自的害处。人类汗毛不起保暖作用,因此要通过增减衣物来适应温度变化。动物无法脱毛,但人类可以脱衣服。一些男性即使在盛夏也会光着上身在户外,不仅不雅观,还容易导致各种疾病。事实上,为了健康,在家的时候也不要全身赤裸,尤其是晚上睡觉时,最好不要赤裸睡在通风扇或空调房间里。

2.警惕风邪的伤害

一年四季都有风邪伤人的可能。《黄帝内经》中提到了八种风邪,其中来自南方的叫做大弱风。它可以侵入心脏,也可以侵入血脉,使人感染热性疾病。古人避风风口也怕不够,现代人更不应该赤胸露背袒风而睡。经热张开的毛孔很容易受到风邪的侵害。与其他病邪不同,风邪进入人体后,很难排出体外,无法通过尿液或粪便排出,也无法自行从毛孔逃离。风邪能在人体内到处流动,并停留在皮肤表面。夏季的风常常引发心脏疾病。如果受到这种风邪的侵袭,会出现多汗、恶寒、内热不通、易怒、面红舌红、疼痛不安等症状。夏天特别需要注意防范。

3.绿豆胜过冰,解消夏季烦恼

除了物理方法外,还有其他方式缓解内热吗?民间智慧往往是最好的。中国人在夏天喜欢喝绿豆粥,这是一种被传承数千年的消暑方法。

绿豆的性质是甘寒的,可以进入心经和胃经。夏季尤其适宜饮用,对身体热、小便发黄有良好的效果。许多人不知道煮绿豆时是否需要去掉绿豆皮。绿豆皮也是一种中药,药效与绿豆相同,只是稍弱而已。因此,作为一种普通的清热解暑食品,无需特意去除绿豆皮。喜欢吃甜食的人还可以加一些蜂蜜,对于治疗热毒引起的痈肿也非常有效。但是,绿豆属于寒性食物,体质虚弱的人不宜食用过量。长期食用会使体内寒气进一步累积,对日后的调理会更加困难。

4.倾诉情绪,排泄烦闷

夏至时的热火势头已经很大,就像山火。当火势刚刚燃起时,还有可能扑灭,但一旦成了大火势,就很难扑灭了。此时我们需要宣泄情绪,适度释放内外部的阳气。

与家人、亲戚和朋友多聊天。进行适量运动也可以释放身体中过剩的能量。在一起吃饭时应尽量避免食用上火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如果家里有老人,需要确保通风,这种天气很容易酿成心火,如果没有适当的通风,老人可能会感到心烦、憋闷。

5.抑制喜怒情绪,保护心脑

夏季是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高发季节,人的情绪波动会加重血管的负担。因此,夏天需要特别注意,不要过于高兴或过于悲伤,要好好保养我们的心气。

此外,太阳在天上是日光,在地上是火。夏至时天气最热,阳气鼓动人的精神活动,因此人容易烦躁、易怒。在春天调养情志时要求平和,但夏天不能仅仅依靠平和来压制心火,要坦诚说出自己的情绪,避免过于高兴或过于悲伤。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