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的三伏贴时间主要分为头伏、中伏、闰中伏以及末伏,时间从七月十四日到八月三十一日。冬病夏治主要是因为夏季人体比较旺盛,可以有助于药物的渗透,从而达到去除体内邪气,提高机体免疫力。主要适用于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骨关节疾病、妇产科疾病以及亚健康调理。但是患有发热病症的患者、孕妇以及对膏药过敏的人应避免使用。
冬病夏治的时间分布:
冬病夏治的时间一般分别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但临床治疗不一定遵循三伏的第一天。
1、初伏:根据我国干支纪日,从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称为初伏。
2、中伏:从第四个庚日开始称为中伏。
3、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称为末伏。
什么是冬病夏治:
1、冬病夏治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在冬天得病,夏天进行治疗。
2、冬病夏治的原理:冬病夏治是根据中医“春夏养阳”“扶正固本”的原理。夏季是阳气旺盛的季节,人体阳气随之升发,体内的寒气易化解。在这个季节,大多数哮喘病患者处于相对缓解期,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通过贴敷药物于穴位上,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进入穴位,达到温阳利气、祛散伏痰、调整机体的作用,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3、冬病夏治的操作:每年的初伏、中伏、末伏,也就是三伏期的第一天。选择背部及前胸的8至10个穴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对穴位进行加减。患者取坐位,选择好穴位,并对穴位进行常规消毒。然后,用一次性梅花针对穴位进行局部叩打,使其发红充血,贴上事先准备好的小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