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重在养阴护燥,饮食很关键
1、秋燥伤肺,少吃辛辣:
秋季雨量较少,吹风时往往是干燥的热风,这就是所谓的“秋燥”。“秋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夏季刚过,天气仍然炎热,早晚温差较大的“温燥”;另一类是天气真正凉爽的“凉燥”。
现在的气候属于明显的“温燥”,在这种气候下,进补应选择使用一些较为“温润”的食物,例如:雪梨、菠萝、豆浆、蜂蜜、甘蔗等,同时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辣椒、胡椒,以避免辛温助热,加重肺部干燥症状。
9月和10月,气温逐渐下降,进入“凉燥”季节。此时可以选择一些食补的食物,如木耳、猪蹄、苹果、山楂、牛奶等。当然,无论是“温燥”还是“凉燥”,都应注意进补的平衡,将“平补”与“滋补”相结合,充分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2、适度饮水最重要:
夏天多汗,需多饮水。秋天空气湿度小,风力大,更需要多饮水。适度喝水是秋季润燥、防燥的重要保养措施。宜少量频繁饮水,不宜暴饮。一次饮用大量水会给胃肠增加负担,引起不适。只有少量慢饮,才能使口腔、鼻腔、咽喉、食管,甚至气管得到更好的滋润。除了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外,必要时每天可服用维生素B1、B2及维生素C片1-2片。
3、肺燥伤肝宜吃酸:
从中医五行生克的角度来看,肺属金,肝属木,金旺能克木,容易对肝木造成伤害。因此应适量摄取一些酸味食物,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因为“酸入肝”,可以增强肝木的功能,防止肺气过度对肝脏造成损伤,还能增加口腔的湿润,促进消化和食欲。酸味食物能够收敛肝气,具有保肝护肝的作用,但也不可过量。因为许多酸性食物,如醋、乌梅等,其酸味会刺激胃,容易引发胃溃疡、胃炎等疾病,对身体不利。
4、秋季锻炼气功养肺气:
秋季也是锻炼气功的黄金季节,经常锻炼气功,能调养肺气,预防感冒。早晨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调整呼吸后缓慢吸入清新的空气,然后轻轻闭上牙关,慢慢将呼出全部的气体。如此循环练习30次。锻炼气功还有益于治疗肺部疾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问题的人,在秋季应该及时进行治疗,以减轻冬季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