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想学习气功的人来说,面对繁多的气功功法以及各功法对呼吸、姿势、意念的不同要求,常常不知从何入手。或者虽然学习练气功很长时间,但进展不大。无论学习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基本的过程,即从不懂到懂,从懂得少到懂得多,从不熟练到熟练。学习练气功也是如此,一般需要经过入门、掌握、熟练自如这三个阶段。实际上,这三个阶段也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

对于一个打算学习气功治病和健身的人来说,在他决定学习之前,通常会听到或看到一些关于气功的介绍,对气功的概念及作用有一点粗浅的了解,然后寻找老师或气功书刊,开始进行初级阶段的理论学习和功法锻炼,这一阶段被称为初级入门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功法锻炼中,虽然能理解一些基本要领,但往往难以达到要求。肌肉难以放松,显得僵硬。精神兴奋,宁静的心境很难保持。练功时感到肩臂沉重,难以坚持很长时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逐渐会产生新的体会和认识,进入中级掌握阶段的可能性也增加。在这一阶段,肌肉可以在自我意识的调节下完全放松,精神也可以进入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入静状态。主观上会感到全身舒适,心情舒畅。客观上,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变得协调,起到健身防病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并且,这一阶段也会对气功产生更进一步的认识。
第三阶段是气功锻炼的高级阶段,练功者经过这一阶段的反复训练,已能熟练自如地进入入静状态,这是因为一个新的条件反射机制已经建立起来。只要给予条件,就能立即进入入静状态。

特别是在这一阶段,练功者可以发挥意识能动性,做到意念和感觉相随。体内练功中产生的感觉可以根据意念要求出现或运行到病变的部位,这一现象被称为"气至病所"。
实现上述三个阶段的关键是反复实践,也就是坚持练功。只有经过艰苦的锻炼,不断实践,才能亲身体会到气功的奥妙,对气功有确切的认识。相反,如果没有正确的气功理论指导,实践就会带有盲目性,无法使练功阶段深入进行。甚至可能导致练功偏差,造成练气功不仅无法治病,还可能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