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养生,听起来似乎非常深奥。但是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完全掌握经络的知识,只要掌握一些小技巧,可能只需要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感受到经络养生的神奇之处。
一、叩首法
叩首,顾名思义就是磕头。有人可能会问,磕头也能锻炼吗?当然可以,磕头其实也是道家修身养性的一个秘法!
“学道本无门,叩首先有益”。但是,我们练习的叩首并不是直接把头撞在地上,而是用头部轻轻地碰触手背。就像趴在桌子上打盹时,把额头压在手背上一样。也就是说,为了避免额头直接撞到地板而感到疼痛,我们用手垫住。
然后按照叩头的样式,用额头部分(从鼻根到发际线前)轻轻碰撞手背。力度和频率因人而异,但要按照由轻到重的原则。抬头再碰撞时,要有一个向后仰头的动作。每做15次为一小节。然后,从鼻根轻轻“撞揉”手背,每次反复10次,两个小节为一组。在“撞揉”的过程中,面部始终贴着手背进行,频率要快一些,有如颤抖一般。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顺畅任督二脉在头部的衔接,这是打通任督二脉的第一步(高血压患者暂不适合练习此功)。
二、踏步摇头法
在地板上仰卧放松,双手抱于颈部,就像要做仰卧起坐一样,稍微抬起头部。现在开始做原地踏步的动作。
脚跟贴着地板,两脚轮流抬起和伸直,模拟原地踏步的动作。动作幅度不要太大,而且头部随着脚的伸展向左右摆动。当收起左脚时,头部向右摆动;当收起右脚时,头部向左摆动。
这个动作主要锻炼整个脊椎,也就是督脉。督脉是阳经,总管各条阳经,能够提升和调理人体阳气的流动。因此,只要练习几下,就能感觉全身发热,气血旺盛。尤其对肾脏有很好的强化效果,还具有很强的活血通络作用,可以治疗虚寒和腰腿疼痛,对心脏和脑部的供血不足有明显改善作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个方法时,脊椎的供血非常旺盛,这正是打通督脉所必需的。但是,有些人的脊椎可能存在长期的淤血、侧弯、突出或钙化等问题,此时可能会感到脊椎某些部位有较强烈的疼痛感,这是因为好的血液在冲击这些病变区域。不必担心,这种疼痛感很快就会过去。
为了使锻炼更加顺畅和安全,锻炼应该循序渐进,时间宁少勿多,以不感疲劳为准。另外,在做完这个方法后,让其他人用手掌根从颈部按摩到尾骨,可能会发现一些格外疼痛的点,需要稍微仔细按摩,这样可以加快打通督脉的速度。
三、壁虎爬行法
我们都见过壁虎、蜥蜴、鳄鱼等动物的爬行动作。这个方法完全按照它们的爬行动作进行,越像越好。但在地板上练习时,不需要真的向前爬行。如果真的向前移动了,那一定是四肢用力了,而这个锻炼方法是不需要用力的。虽然完成所有动作的主要力量来自胸腹和腰部,但我们的注意力不应集中在那里,而应该集中在“爬行”动作上。在这个时候,你就是一只壁虎,自然地放松,像壁虎一样摆动肢体就可以了。
要记住,所有壁虎的动作都要有,因为你就是一只壁虎。在爬行时,大腿内侧、上肢内侧和胸腹部会直接接触地板,所以要注意防止地板过凉或皮肤擦伤等问题,可以先采取一些简单的保护措施。
这种方法主要用来打通任脉,对增强五脏功能效果非常显著,尤其对肝脏的养护作用很好,对肠胃疾病、便秘、妇科病、痛经、不孕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对于减肥消脂也非常有效。任脉是阴经,总调阴经的各个脉络,对于更年期妇女尤为重要。
四、震动尾闾法
先盘坐双腿。双脚微微交叉即可,然后用脚掌外侧骨头用力站立起来(在站立过程中,膝盖不可着地)。这个方法不需要完全站立起来,只需要臀部离地10至30厘米。由于重力的作用,臀部落地时尾骨恰好撞击地板,这个动作就完成了。这种撞击面积比较大,安全且不会疼痛。为了保险起见,可以先垫些棉垫,站起的幅度也可以逐渐增加,或者有其他人帮忙扶起,主要目的是震动尾骨,使任脉和督脉得以连接。这是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一步(患有骨结核、骨质疏松和急性腰扭伤者不适合使用这个方法)。
不要小看这个站和坐的动作。站起时吸气,让整个脊椎的督脉气冲顶部,坐下时呼气,让自然气沉任脉的丹田部位。这个方法不是靠力量,而是靠意念的巧妙运用。对妇科疾病、肛肠疾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还可以强化肝肾功能,降低血压,安抚神经,治疗腰膝疼痛。只要在锻炼时保持从容和缓,不要急躁,锻炼后一定会感到气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