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九个长寿小秘诀有哪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和长寿。长寿是一个热门话题,那么要如何能够活得更久呢?只要记住并实践以下的“九多九少”口诀,也许你就能从中受益一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少盐多醋

盐不仅会导致身体中钙的流失,还会导致血压升高。在烹饪时,除了要减少食盐的使用量,还要尽量控制酱油、番茄酱、辣椒酱、咖喱等调味品的摄入。此外,要小心隐藏的盐,比如餐馆中的红烧菜、炖菜等,薯片、罐头和快餐食品中也含有大量的盐。醋是非常健康的调味品,可以在炒菜时加一点,用米醋腌泡菜可以降低血脂,用陈醋配面食可以帮助消化,煮鱼和煲汤时加点醋,还能增加其中钙的吸收。

二、少衣多浴

当提到少穿衣服时,我们可能会想到“春捂秋冻”。其实,秋冻并不是要受冻,而是相对减少穿衣的量。适当的凉爽刺激有助于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提高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当户外的早晚气温降低到10℃左右时,就可以结束“秋冻”了。洗个热水澡不仅可以解乏、帮助入睡,还可以在洗澡时做一些“小动作”,比如顺时针按摩腹部,用淋浴头冲洗腹部,可以预防便秘;在水中搓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早晨起床后适合洗澡,可以提神,而睡前1至2小时最好享受一个澡,水温应保持在40-50摄氏度,略高于体温。

三、少肉多豆

这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秘密”了。我们周围有很多“肉食动物”,每顿都离不开汉堡、烤肉、烤鸭、红烧肉等等。根据膳食平衡的建议,一个人每天最好只摄入75克瘦肉,大约是一副扑克牌大小。对于体力劳动者和男性来说,可以多吃一些红肉;对于脑力劳动者、女性和年龄较大的人来说,应该多吃一些白肉。尤其是患有肥胖、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应该少吃肉,多吃豆制品。豆类被称为“地里长出来的肉”,特别是大豆制作的各种豆制品,比如水豆腐、豆腐丝、豆腐干、豆腐皮等,都是非常丰富的蛋白质来源。

四、少食多嚼

想要控制口欲,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法:当感到饥饿时开始用餐,每餐在固定时间进食;每次少盛一点食物,可以使用浅盘和透明的餐具;用餐时间至少要保持20分钟,因为从开始进食到大脑接收到饱腹信号需要大约20分钟。一般来说,每口食物需要咀嚼15至20次,这有助于消化,避免发胖,还可以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可以尝试用小汤匙代替筷子,或者交替使用勺子和筷子,即使想吃快一点也吃不快,确保每口食物都充分咀嚼。

五、少药多运动

无论平时多么大方,到吃药时,最好要“抠门”一些,对于像感冒这样的小病,最好忍忍,不要随便吃药。老年人应该遵守“岁加量减”的原则,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药物剂量相当于成年人的3/4,不可随意增加,并且同时最多只能服用4种药物。如果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吃药也是无济于事的。最新研究表明,每天只需要坚持锻炼15分钟,平均可以延长寿命3年,比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都可以视为最好的“药物”。

六、少车多步

一项研究发现,随着私家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走路的习惯,大约有25%的人已经放弃了步行。研究发现,整天开车到处走的人比喜欢走路的人生病的时间多2倍。现代人常以工作繁忙为借口逃避运动,但事实上,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工作效率。

七、少欲多施

平时可以多给予他人帮助,比如借给陌生人一张纸、一支笔,给街头乞讨者一些食物或者钱,参与慈善募捐等等。微小的善举可以让你感到自己在社会中有价值感,给自己带来情感满足,自然可以摆脱烦恼。此外,不要独自享用美食,可以分给别人一些,这样不仅可以与他人分享美味,同时也控制了自己的热量摄入;不要偷懒让同事帮你带饭带东西,离开座位自己去。试着为他人做点事情。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活动筋骨、防止肥胖,还能赚得朋友们的好感。

八、少虑多笑

过于关注地位、金钱,烦恼房子、面子,执着于孩子…种种焦虑在每个人脸上都可见。为什么不试着换个表情呢?4岁的孩子每隔4分钟笑一次,成人每小时应该笑一笑。笑不仅可以增加肺活量,还可以帮助减肥,给心脏减压。开怀大笑15分钟可以消耗40卡的热量。如果每天都能这样笑一笑,一年内至少能减轻1.8公斤体重。任何一个人都会情绪失控,可以准备一个“心情急救箱”,比如看部电影,去跑几圈,到某个地方吃点心,和孩子们在一起,与人分享微笑等等,让微笑像阳光一样照亮生活,同时也给心脏带来“温暖”。

九、少言多行

养生计划不能只是空口说说,用“没时间”、“坚持不下去”等借口来搪塞。与其整日抱怨体重下不来,啤酒肚慢慢凸起,不如利用这些时间行动起来吧!否则你永远只能羡慕别人的好身材和好面色。从今天开始,每天努力改掉一个不良习惯,就当给自己存一份健康的保险。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