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儿童视力:哪些不当行为损害孩子的视力
父母都希望孩子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有时在生活中不经意间会做出一些不当之举,对孩子的视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那么,都有哪些不当之举呢?
1、经常让孩子看电视
不良影响:会对视力发育产生影响。孩子的视力正处于发育过程中,如果过早或过长时间地看电视,容易使孩子的眼睛发生屈光不正或弱视等不良后果。
2、不注意让孩子避开灰尘
不良影响:继发感染造成严重后果。对于小婴儿来说,由于眼部功能还不成熟,所以外界环境中的异物很容易进入眼睛,应注意预防。婴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眼中有异物时难以发现。
一旦继发感染,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刮风天外出时应在孩子的脸上蒙上纱巾,在家里扫床时应将孩子抱开,避免沙粒或扫帚、凉席上的小毛刺进入眼睛。
3、不及早矫治孩子的弱视
不良影响:造成终身视力损失。弱视常称为“懒眼”,一般没有症状,常在入学体检中发现。弱视在6~10岁之前治疗较理想,否则视力损失将是终身的。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细心观察,以免疏忽。一旦发现,积极采取治疗,并且鼓励孩子多使用弱视眼,坚持锻炼是治疗弱视的关键。
4、遮挡孩子的眼睛
不良影响:有可能造成永久性视力异常。婴儿期是孩子视觉发育最敏感的时期,如果有一只眼睛被遮挡几天时间,就有可能造成被遮盖眼睛的永久性视力异常。因此,当孩子的某只眼睛患病时一定不要随意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