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误诊率很高

医生并非万能的,就连医生也有犯错的时候。有一些疾病的症状非常容易被混淆,甚至连医生都可能误诊。下面是11种最容易混淆的疾病的点评,记住这些症状,可以避免家人甚至自己被误诊。一起来看看吧!

1.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影响肠道的一种慢性疾病,其症状包括腹痛、痉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根据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首次诊断前,病人的症状至少已经持续6个月,并且近3个月以来病人的不适症状至少每月发生3天。

2. 偏头痛

偏头痛发作时,头部会剧烈疼痛,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或对声音和光线过敏。然而,某些偏头痛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眼花的症状,而另一些患者则病情较轻。后一种情况更容易被诊断为其他类型的头痛。神经学专家可以排除其他情况,更准确地诊断偏头痛,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3. 糖尿病

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多年后,才会出现视力问题、手脚麻木等症状,才被确诊为糖尿病。原因是很多人对血糖偏高重视不足,不定期看医生,也没有定期进行检查。口渴、饥饿、多尿、突然体重减轻和疲劳等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需要引起注意。

4. 甲减

在早期阶段,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非常轻微,包括疲劳、体重增加、皮肤干燥、肌肉疼痛和记忆力受损等,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或纤维肌痛等疾病。由于甲减最常见于6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女性),所以很容易被简单地归咎于衰老。

5.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除了月经不调、不明原因的体重增加和怀孕困难等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卵巢多个小囊肿的症状。然而,并非所有卵巢囊肿都是PCOS,并且也并非所有PCOS患者都会出现卵巢多个小囊肿。在诊断中,还应考虑到月经紊乱或延长以及雄激素水平升高等因素。

6. 阑尾炎

阑尾炎的典型症状包括恶心、疼痛、脐周压痛或低烧。然而,有些病人的阑尾位置不同,症状也不一样。有时候,病人会感觉疼痛,但阑尾随后破裂,疼痛会减轻,病人会感觉好转。实际上,阑尾破裂容易导致腹腔感染,甚至会危及生命。

7. 子宫内膜异位

子宫内膜异位很容易被误诊为痛经不适。然而,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经常出现盆腔疼痛、痉挛和大量出血等症状,时间越长,症状越重。进行盆腔检查、超声波或腹腔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8. 纤维肌痛

纤维肌痛的特点是广泛性的肌肉和骨骼疼痛。风湿病专家经常会诊断这类病人患有纤维肌痛,而胃肠病学专家则容易将其误诊为肠易激综合征。

9. 多发性硬化症

多发性硬化症的初始症状通常包括四肢中一个或多个出现麻木、乏力或刺痛。然而,由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各不相同,该病的实际诊断过程更加复杂。一旦医生怀疑患者可能患有多发性硬化症,最好进行脊椎穿刺或核磁共振检查以作确认。

10.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最典型的特征是患者脸颊上的蝴蝶状皮疹,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皮疹。红斑狼疮的症状多种多样,可以影响关节、肾脏、大脑、皮肤、肺等多个组织,症状也可能与其他多种疾病相似。诊断红斑狼疮常常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和全面的身体检查。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