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按摩治百病

按摩人体6处,堪比补药

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奔去,那么你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吗?答案肯定是肯定的。而按摩是中医疗法中常见的一种,能够很好地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六味地黄丸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补肾良药,除了治疗疾病外,还能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可见,我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

很少有人知道,我们身体上本来就自带了六味地黄丸:人体上有六个穴位,恰好对应六味药,经常对它们进行适当按摩,可以取得与服用六味地黄丸相当的功效。甚至可以配合穴位使用药物,取得更好的效果。中医是我国治病的一种传统方法,多种多样的中医疗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之一就是按摩。

在六味地黄丸的方剂组成中,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被称为三补,熟地黄滋肾填精以养肾阴,山茱萸温养肝肾以养肝血,山药补益脾胃以益脾阴;泽泻、丹皮、茯苓被称为三泻,泽泻泻肾火,丹皮清肝火,茯苓祛脾湿。补中有泻,是为了使补而不腻。

根据这六味药的特性,可以在人体上找到具有相似功效的太溪穴、太冲穴、太白穴,经常按摩这三个穴位可以补益肾、肝、脾;然谷穴、行间穴、大都穴,经常按摩这三个穴位可以泻肾、肝、脾之火、湿。以上六个穴位配合起来,组成了人体自备的六味地黄丸,每天按摩一下可以起到补肾阴、清虚热的效果,还能避免药物剂量不当造成的危害。

按摩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养生方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只要我们掌握准确的方法,就能够达到良好的保健效果。因为穴位具有良性、双向调节的优点,所以不用担心像服用中药一样带来滋腻的副作用。因此,只需按摩太溪穴、太冲穴、太白穴这三个补穴就可以替代六味地黄丸。由于肾为五脏之根,所以若进一步化繁为简的话,只按摩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即可代替上述六个穴位,成为最简便版的六味地黄丸。

生活中,当我们工作累了或身心俱疲时,按摩一下身体会倍感轻松,同时也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的发生。经常使用中医按摩这六个穴位确实能够起到与服用六味地黄丸相当的效果,特别是对于肾阴亏的朋友们最为有效。不妨尝试一下吧。

按摩这几个穴位胜于服用补药

中医中有许多穴位具有保健养生的功效,经常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增强体质,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也会去养生馆或美容院进行按摩。美容师经常会按摩以下8个穴位,其功效可与某些药物相媲美,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穴位按摩手法分为补法和泻法,补法较为柔和,泻法则需要用力刺激,可以用屈曲的指关节顶穴位。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侧,往下量四横指的地方,因能够治疗腹部上中下三部诸证而得名。按摩足三里可以补益中气,补法能够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物的功效;泻法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物的功效。

临床观察表明,按压、拍打足三里穴不仅可以治疗胃痛、腹痛、腹泻、恶心、痛经等疾病,还可以治疗急性肩周炎并取得很好的疗效。治疗急性肩周炎时,需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

具体做法为:患者取端坐位,放松双上肢,使用拇指由轻到重进行按压,持续3分钟。当患者感到足三里穴周围酸、麻、胀、痛难忍时,可以猛抬举患肢,并停止按压。这时患者会感到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加,并鼓励患者做肩外展、前屈、后伸、旋后等动作。上述治疗每3天施行1次。

2、极泉穴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做极泉穴,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按摩方法如下: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3、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四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位于人体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具有大补元阳的作用。用补法,可以补肾阳,类似于鹿茸、肉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药物的功效。这个穴位多用来治疗虚损性质的疾病,而泻法较少使用。

4、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脐下两指处,也是任脉的穴位,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用补法,可以大补元气,类似于人参、黄芪等药物的功效;用泻法,可以行气、理气,类似于香附、荔枝核、沉香、郁金等药物的功效。

5、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向上量4指处,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因为与肝、脾、肾三阴经交会处相对应而得名。肝藏血,脾主血,肾藏精,精血相生,因此这是治疗与血液有关疾病的重要穴位。

用补法,可以健脾、补血、摄血,类似于当归、阿胶、紫河车、薏米等药物的功效;用泻法,可以活血化淤,类似于归尾、桃仁、红花等药物的功效。

6、内关穴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主穴,自古以来就是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穴位。几乎所有与心脏异常有关的症状都可以使用内关穴来缓解。

位置:内关穴位于前臂掌面的下段,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大陵穴(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按摩内关穴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人来说非常有效,比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等。特别对于预防心梗发作有很好的效果。

操作方法: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摩内关穴,不论时间和地点,随时可做,以感觉酸胀为度。按摩时可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刺激感沿着前臂内侧传至心脏,这是好的刺激效果,但注意适可而止,不要用力过度。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三指捏法拿捏内关穴处的皮肤。坚持一个月后,患者会感到呼吸憋闷、心烦心悸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