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之饮食

进入春季,天气变暖,温度逐渐升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细菌和有毒物质的滋生。因此,在春季饮食方面需要格外注意。那么春天有哪些食物是不能吃的呢?今天我将告诉你8种容易中毒的食物,一起来看看吧。

酸菜1.jpg

1.去年腌制的酸菜和咸菜

春季气温升高,如果腌制原料不够新鲜,盐量不够,或者腌制不透,酸菜和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就会明显增加。如果食用颜色过深、变黏的酸菜或咸菜,或者一次吃太多,就容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2.冷冻海产品

春季是各种水果蔬菜上市的季节,但是却是各种海产品的淡季。因此,一些冷冻海产品容易存放过久(超过半年)或者存放不当,从而腐败变质并产生有毒物质。此外,这些有毒物质经过加热也不能完全破坏其毒性。

3.腐烂的大白菜

大白菜的叶子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腐烂后其含量会明显增高。一旦大量食用,通过肠道细菌的作用,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从而引发中毒。

包菜2.jpg

4.发芽的马铃薯

马铃薯在发芽或未成熟时,含有有毒物质龙葵素,摄入后易引发中毒。应当将马铃薯贮藏在低温、无阳光直射的地方,并避免使用发芽的和青皮的土豆制作菜肴。

5.有毒山野菜

春天温度升高,许多野菜开始生长。尽管人们喜欢外出采摘野菜食用,但食用有毒的野菜或者加工不当的山野菜容易引发中毒,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危及生命。不熟悉的野菜不要采摘食用,如果因食用野菜导致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6.四季豆

未煮熟的四季豆含有皂素,会强烈刺激消化道,并且其中的凝血素具有凝血作用。另外,四季豆还含有亚硝酸盐和胰蛋白酶,可引发食物中毒。

四季豆的食用功效1.jpg

7.鲜黄花菜

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本身无毒,但进入人体后,会被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碱,变得有毒。食用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血便、血尿或无尿。

在食用鲜黄花菜时,可以将其在开水中焯一下,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冲洗,以尽量将秋水仙碱溶于水中。在烹调时加入少许醋可以破坏毒素。

8.野蘑菇

每年春季,毒蘑菇生长旺盛,是食物中毒发生高峰期。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外形相似,凭肉眼很难鉴别,误食毒蘑菇会导致严重的食物中毒,死亡率极高。这8种食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因此在购买和烹调时要多加注意。如果出现中毒症状,请立即就医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