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补法按摩

穴位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手段,旨在防病治病。穴位按摩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体经络之气,以促进通经活络、调整人体机能、祛邪扶正。养生、养颜、抗衰老都可以通过按摩穴位的方式达成。每天只需几分钟,对白领来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以下是六大养生穴位。

足三里穴

位置:屈膝成90度,由外膝眼往下量四横指距胫骨外一横指处。

动作要领:双手握拳,以曲骨处敲打穴位。或者以拇指肚按揉穴位,用力以感麻胀为度。按揉、敲打5分钟以上为好。

临床运用:常用于治疗胃肠炎、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痛、支气管炎、哮喘、肾炎、膀胀炎、阳痿、遗精、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医理: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功效:调理脾胃,调补气血,疏通经络,扶正培元,是治疗胃肠疾病的重要穴位。常按此穴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还可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心律,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内关穴

位置:仰掌微屈腕关节,掌后第一横纹上2寸,在两条大筋之间。

动作要领:屈臂手心向上,用另一手大拇指按压穴位。稍用力,以感酸、胀为度,左右各按1-2分钟。

临床运用:可以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还可以治疗晕车、晕船等,对怀孕前3个月的恶心、呕吐症状也有效。

医理:内关穴能维护和调节人体内外阴液,对调和脾胃、活血通络有作用。

功效:宁心安神,疏肝降逆,调和脾胃,活血通络。

中府穴

位置: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即是本穴。男性乳头外侧旁开两横指,往上直推三条肋骨处即是本穴(平第一肋间隙)。

动作要领:用中指和无名指按压,稍微用点力,以能够承受为宜,每次按揉3-5分钟,每天坚持1-5次。

临床运用:常用于治疗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等。配合肺俞主治外感和内伤咳嗽;配合复溜主治肺阴虚的干咳、肺痨等。

医理:中府穴是肺经的一个募穴,也是脾肺两经交会的穴位,利用这个穴调气最好。

功效:按摩中府穴可以顺畅肺的经脉,有丰胸的作用,还可以强化淋巴循环,缓解胸闷、肩背痛等症状。

命门穴

位置: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的中心,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

动作要领:每天睡觉前,用拇指按住命门穴,以感觉酸胀为度,揉动数十次。每日1次即可。

临床运用:用于治疗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痿、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等。

医理:命门穴外输的高湿水气能够维系督脉气血流行,有维持与调节人体内外阴液的正常作用。

功效:按摩命门穴能催情,改善性冷感,平衡和回复性功能,还能有效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

商阳穴

位置:位于食指靠拇指一侧,指甲角正后方2毫米的地方,这个穴位位于大肠经脉上。

动作要领:捏住食指,用拇指按压,稍微用力,以能够承受为宜,每次按揉3-5分钟。

临床运用:常用于治疗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口腔炎、急性胃肠炎、中风昏迷等。配合少商、中冲等主治中风、中暑;配合谷、少商主治咽喉肿痛。

医理:商阳穴能气化大肠经体内水液,向大肠经体表经脉输送高温水湿气体。

功效:按摩商阳穴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能旺盛大肠经的气血,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缓解便秘,对身体有强壮补益的作用。

三阴交穴

位置: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宽处。

动作要领: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压对侧三阴交,一压一放为1次,或先顺时针方向,再逆时针方向揉三阴交,持续10-15分钟。每日一次即可。

临床运用:用于保养子宫和卵巢,对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起到调养的作用。改善性冷淡,对女性的高压生活或者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导致的性冷淡有效。还可调治肌肤过敏、湿疹、荨麻疹、皮炎等,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白带过多、子宫下垂、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脚气、失眠等症状也有效。

医理:三阴交穴是脾、肝、肾三条经络交汇的穴位,调和气血有助于维持女性的生理平衡,改善面部斑、痘、皱纹等问题。

功效:经常按摩三阴交穴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主治生理痛、脚底肿胀、过胖过瘦、生理不顺、手脚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碍、妇科多种疾病。此外,对胃酸、食欲不振也有效。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