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攻略

夏季是养心的好时机,适当出汗有助于身体的健康。汗液被视为心之液体,出汗实际上是身体中的阳气蒸发体内的阴液,使其通过毛孔到达体表的过程。适度出汗表现出身体阳气顺畅,体内津液充足。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进行有氧运动。

夏日.jpg

夏天出汗多是正常的,尤其是运动后。然而,很多人在夏天长时间处于空调等冷却环境下,几乎不出汗,对健康有很多危害。一方面,不出汗会导致心阳和心气不顺畅,身体阴阳失衡,引发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夏季多雨,尤其是汛期,气候湿热潮湿,人体湿气过重。如果不出汗,湿气就无法排出体外,会造成健康隐患。因此,在夏天,摇扇子是最好的降温方法。

       夏季如何与自然同频共振养心?

虽然出汗有益于养心,但并不是汗出得越多越好。出汗过多会损伤心阴,消耗心阳。因此,夏季养生不推崇大量出汗,运动量不可过度,特别是对于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年长体弱的人群。适度运动有助于阳气顺畅,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地点最好选择在河边、公园等新鲜空气的地方。此外,运动后不要立即洗冷水澡,会导致原本应该散发出去的阳气在体内困闭,对健康不利。

慢跑.gif

       午休有助于平衡身体

中医认为,夏季最好午休,即使没有午睡习惯的人也最好小睡片刻。刚过夏至,夏至时阳气回升最高,各种病气也会逐渐衰退。因此,从夏至开始,应当重视午休。午休可以弥补晚上睡眠不足,有助于身体阴阳平衡。

早晨.jpg

夏季中午气温高,午休能降低脑溢血和冠心病发病率。睡眠应遵循晚睡早起的原则,每天保持7个小时左右的睡眠为宜。过了夏至,有些人会感到全身疲乏、乏力,甚至出现头痛和头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因为这个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出汗来散热,这会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脑血供应不足,引发头痛和头晕等不适。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