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这个节气的含义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即为大寒。那么大寒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呢?接下来就来看看吧。

大寒节气的含义

大寒是24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是“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寒衣。《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大寒,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节气的习俗

1.吃糯米饭

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有大寒吃糯米的习俗,这项习俗虽听来简单,却蕴涵着前人积累的生活经验,因为进入大寒天气分外寒冷,糯米是热量比较高的食物,有很好的御寒作用。糯米饭的做法五花八门,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2.迎年

大寒节气常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在这个节气中,除了进行农事活动,还要为过年忙碌——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菜。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3.尾牙祭

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和二月二一样有品尝春饼(南方叫润饼)的习俗,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是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因此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美食,回家后也能度过一个安稳的年。

4.喝鸡汤

进入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中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到农历四九前后,传统上吃一只鸡是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的习俗,南京人常选择老母鸡,或者炖煮单独品尝,或者加入参须、枸杞、黑木耳等一起炖煮,寒冬里享用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5.吃消寒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仅因为糯米比大米含有更高的糖分,食用之后全身感觉暖和,还具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一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寓意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运。因此在老北京的习俗中,每逢大寒这天一家人都会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的象征,又能驱散身上的寒意,因此被称为“消寒糕”。

相信大家看完以上介绍后,对大寒节气的含义已经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此外,还介绍了大寒节气的习俗。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