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补品食材

冬季是最需要进补的时候,根据中医的观点:“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也如此。”也就是说冬天是一年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很多人都想吃得好一些,好好养身。但是如果做药膳、大补汤什么的又会感觉很麻烦。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十种适合冬季进补的食材,让你在平时吃家常便饭时也能好好补身!

1、包心菜:

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西红柿的3.5倍,钙的含量是黄瓜的2倍。包心菜还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钼和锰,是人体制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质所必需的原料。它能促进人体物质代谢,有利于生长发育,还能增强肌体抗癌能力。

2、芋头:

芋头富含淀粉,营养丰富。每100克新鲜芋头含有热量91卡,蛋白质2.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0.5克,钙14毫克,磷43毫克,铁0.5毫克,维生素C10毫克,维生素B10.09毫克,维生素B20.04毫克,并含有乳聚糖。芋头质地软滑,容易消化,有助于增强胃部功能,特别适宜脾胃虚弱、患肠道疾病的人食用。

3、牛肉:

牛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更接近人体需要的比例,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散风,止渴止涎。寒冬时食用牛肉可以很好地暖胃,是冬季的补益佳品。

另外,水牛肉能安胎补神,黄牛肉能养中益气、健脾养胃、强筋壮骨。

4、红薯(尤其是黄心的红薯):

红薯是粮食中营养较为丰富的食品。由于红薯能提供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维生素A和维生素C,因此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经常吃红薯可以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预防胶原病的发生。

5、羊肉:

羊肉性温,冬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而且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以及一切虚寒病证都有很大的好处;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

6、莴笋:

莴笋可增强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进胆汁的分泌。莴笋中所含的钾是钠的27倍,而且含有的维生素还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好处。莴笋中的碘含量高,可以促进基础代谢和体格发育。

莴笋叶的营养价值远远高于莴笋茎。莴笋饮食中所含的氟元素,可以参与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形成,参与骨骼的生长。此外,咳嗽的人经常吃莴笋叶,可以平息咳嗽。

7、萝卜:

萝卜含有较多的水分、维生素C,也有一定量的钙、磷、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的蛋白质、铁以及其他维生素。中医认为,萝卜味辛甘,性凉,归肺、胃二经,可以消化积滞,化痰清热,下气贯中,解毒,适用于食积胀满、小便不利等症状。可以说萝卜对调理脾胃作用很大,所以有“秋后萝卜赛人参”之说。

8、豆芽菜:

黄豆、绿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钠、磷、铁、钙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豆芽菜中的叶绿素可以防治直肠癌。

9、鲫鱼:

鲫鱼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尤其适合做汤。鲫鱼汤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较强的滋补作用,非常适合身体虚弱的人食用。

鲫鱼所含的蛋白质优质、齐全、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质来源,常食可增强抗病能力。

10、芹菜:

中医认为,芹菜性凉、平肝健胃,味道甘辛无毒,富含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氨基酸等,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加胃液分泌,促进食欲,还有祛痰的作用。芹菜可以与香干、肉丝等一同炒食,色彩鲜艳,味道清香。

补冬不能盲目:

1、进补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所不同。冬季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选用大温大热的食物,如牛、羊、狗肉等;长江以南地区虽然已进入冬季,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得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的食物为主,如鸡、鸭、鱼类;而位于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干燥的地区,则应以甘润生津的食物为主,比如蔬菜、红糖。

2、进补要全面:

冬季进补一般会多吃高热量的食物,但也不应过于偏热。同时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缺乏维生素,比如在吃牛羊肉和乌鸡、鲫鱼等食材时,可以多喝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