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补山药好处

冬季吃山药的功效

1. 预防心血管疾病

冬季,室内温差大,气温低,是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峰季节之一。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积,预防心血管疾病。同时,山药还具有降血压、安稳心神的功效,非常适合冬季食用。

2. 健脾益胃、助消化

冬季运动量减少,身体新陈代谢缓慢,加上吃火锅的频率增多,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兼用之品。无论脾阳虚还是胃阴虚,都适合食用山药。在冬季煲汤或吃火锅时可以添加山药。

3. 益肺止咳

冬季干燥寒冷,对肺部和喉咙伤害较大。容易导致喉咙干燥、疼痛等问题。山药中的皂甙和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能够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等症状。

4. 滋肾养生

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助于强健机体,滋肾益精。尤其在冬季蔬菜水果较少且价格较高时,食用山药可以摄取维生素,代替蔬菜水果。但要注意不要和香蕉一起食用,否则会引起腹泻。

5. 降低血糖

山药含有粘液蛋白,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加入平时的菜肴中,可以防止因暴饮暴食导致血糖突然升高。长期食用山药还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冬季适合吃山药的人群

1. 打算冬季进补的人:进补前吃点山药有利于补品的吸收。山药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在进补前食用。可以将山药、大枣20克、米(粳米和糯米各一半)熬成粥,是很好的选择。

2. 打算减肥的人:山药是瘦身的好帮手,因为山药中的热量少,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容易增加饱腹感,从而控制食欲。而且山药的脂肪含量很低,每100克山药中仅含0.2克脂肪,有助于瘦身。

3. 手脚发凉的女性:中医认为,手脚冰凉与体质虚弱有关,而山药乌鸡汤和龙眼山药羹都具有补中益气、养血的作用,特别适合手脚发凉症患者食用。

4. “老胃病”复发的患者:很多“老胃病”患者属于溃疡病。秋冬季是溃疡病容易复发的季节。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山药中所含的尿囊素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可以用鲜山药制作山药扁豆糕,或者用小米和山药蒸熟后食用。

5. 易患感冒的老人:山药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对于多汗、反复感冒的气虚患者,在秋冬季应适度增加山药的摄入量。可以炒山药、蒸山药,还可以与大米、小米、大枣一起煮粥食用。

6. 消化不良者: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是脾阳虚还是胃阴虚,都可以食用。临床常用来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泄泻等病症。

7. 男女肾虚者: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助于强健机体,滋肾益精。对于肾虚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状,都适合食用山药。

8. 肺虚咳嗽者:山药含有黏液质,具有润滑滋润的作用,因此可以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咳嗽等症。

9. 治糖尿病者:山药含有的黏液蛋白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10. 肝昏迷者:近年研究发现,山药具有镇静作用,可以用来抗肝昏迷。

11.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够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具有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12. 腹泻小儿:每年8至12月是小儿腹泻的多发季节,使用山药粉治疗腹泻比较容易接受。具体做法是将山药研细磨粉与米粉按1:2的比例混合,每天喂食2至3次即可。

冬季山药的最佳吃法

1. 炖山药

山药炖土鸡,可以健脾和胃,适合秋冬滋补。将山药切成段,用高压锅将鸡块稍微煮熟,然后加入山药段和其他辅料,再用微火烧20分钟即可。山药炖排骨,可以滋肾益精。先用热水将排骨汆烫,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煮20分钟,再加入切好的山药和其他材料,调味后用中火继续熬煮15分钟。

2. 煲山药粥

煮粥时加入山药块和几颗红枣,非常适合孩子和老人食用。因为这两类人群的牙口不太好,消化系统较弱,而山药粥容易消化。此外,脾胃虚弱或消化不良的人也适合喝山药粥。还可以做花生山药粥、枸杞山药粥、桂圆山药粥、南瓜山药粥等。

3. 清蒸山药

如果是大病刚刚康复,没有胃口,可以选择最简单的清蒸山药。将山药去皮,切段,放入锅中蒸熟,然后蘸白糖食用,口感清香绵软,香甜可口。这种吃法口感软糯,适合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胃病患者。喜欢甜品和体质虚弱的女性还可以将山药焯水,再浇上熬好的蜜汁食用,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

4. 炒山药

在所有山药的做法中,炒山药是最营养美味的。将山药切片或丝爆炒,由于加热时间较短,山药中的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C的丢失较少。素菜可以做山药炒木耳、西红柿炒山药,荤菜可以做山药炒肉片、山药炒腰花、山药炒虾仁、山药炒鸡丁等。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