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吃火锅好处有哪些

冬季火锅,成为主流,深受人们欢迎。大家都觉得吃火锅滋补又暖和,但是有些禁忌需要注意。

一、一热当三鲜

表现:热腾腾的火锅美味一夹起来直往嘴里送,烫得舌头发麻额头发汗,大呼过瘾,大多称之为“一热当三鲜”。

伤害:口腔、食道和胃黏膜通常只能耐受50℃的温度。太烫的食物会损伤黏膜。火锅浓汤的温度可高达120℃,取出即吃容易烫伤口腔、舌部、食道和胃的黏膜。对于一些病情复发性的口疮患者来说,吃火锅后容易上火,引发口腔黏膜炎症加重,甚至引发食道癌变。而那些患有口腔黏膜白斑或扁平苔癣等癌前病变的人,火锅的高温和调料的刺激会使这些病情加重。

建议:吃火锅时要耐心,从火锅中取出的食物要少量,并等待降温后再食用。应该遵循“宁舍三鲜,不要太烫”的原则。

二、半生不熟最鲜美

表现:为了追求鲜脆嫩滑的口感,食物在火锅里轻轻涮烫一下即食。

伤害:这样的吃法不仅会引起消化不良,还可能潜藏着细菌和寄生虫卵,随食物一起进入胃肠从而导致疾病。研究发现,旋毛虫、绦虫和囊虫等三种严重的寄生虫病可能通过火锅传播。不洁的猪肉片和牛肉片里可能含有这三类寄生虫。虽然不能确定羊肉是否含有这些寄生虫,曾经有报道称有人因为吃涮羊肉而得了旋毛虫病。如果染上寄生虫病,会出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身体浮肿,甚至脚踏地面都会感到刺痛的症状。

建议:吃火锅时应该将肉切薄、彻底烫熟。涮猪肉片、牛肉片时,一定要煮熟后再食用。同时,还应该注意肉片上是否有白色颗粒状物质,如果有的话,可能是囊虫卵。

三、冷热混吃求“中和”

表现:一口辣麻烫,一口冰冻啤酒,这是许多人喜欢的火锅吃法,美其名曰“中和”。

伤害:忽冷忽热对胃黏膜非常不利,容易导致胃肠疾病。

建议:吃火锅时应尽量避免喝冷饮。

四、让辣来得更猛烈些吧

表现:一提起火锅,人们总喜欢麻辣又烫的口味,被辣得大汗淋淋的感觉非常过瘾。

伤害:麻辣火锅对胃肠的杀伤力不容小觑。辛辣的味道首先刺激食道,接着迅速刺激胃、小肠等消化器官的黏膜,导致胃酸和胀气的产生。除了容易引发食道炎和胃炎外,还可能引发腹泻。办公室一族中,患有便秘或痔疮的人要特别谨慎食用火锅,否则可能导致痔疮复发和加重便秘症状。

建议:尽管每个人对辣的耐受度不同,但出于对肠胃健康的考虑,麻辣火锅最好少吃。吃的时候不要一下子吃太多,调料也应该控制在微辣的程度,少喝火锅辣汤。吃完火锅后多喝开水或浓茶,以稀释辣汁,减轻对肠胃的刺激,这样胃肠都会感到舒服一些。如果感到不适,可以喝一些清淡的饮品,如稀米粥或牛奶,以保护肠胃壁。

五、火锅汤底营养好

表现:把涮完的火锅汤底当作“营养汤”喝光。

伤害:火锅的汤底通常采用高脂肪物质,如猪肉、羊肉、牛油等为原料,又常以辣椒、胡椒和花椒等为调料。过量食用火锅汤底可能导致高血脂、胆石症、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牙龈炎、痔疮等疾病。此外,火锅汤会久沸不止、久涮不换,其中的成分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例如,肉类、海鲜中所含的卟啉物质溶解在汤中,高浓度的卟啉经肝脏代谢会产生大量硝酸,引起痛风,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严重时,还会损伤肾功能。

建议:对于没吃完的涮料和底汤,应该倒掉而不是再食用。尤其是放在铜火锅中过夜的涮料和底汤,更不能食用。食用这些剩菜剩汤不仅对健康有害,还可能引起铜氧化物中毒。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