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生药方

古代养生原则

一、饮食有节

过饥过饱,过冷过热,暴饮暴食。食物须合理搭配,不可偏食,亦不可偏废。长期不节饮食,将产生疾病,有损健康。

《管子》中说:“饮食有节,身体健康,寿命延长;饮食不节,身体负担加重,寿命缩短。”《黄帝内经》中说:“上古之人,有智慧者,遵守阴阳和术数之道,饮食有节,作息有规律,不过度劳累,所以能够身心健康,活到百岁。”可以看出,饮食要有节制是重要的养生原则。

二、食不杂欲

古代饮食养生原则中,不同时间内不可杂吃寒性很强的食物。因为食物具有五味,五味对应着不同的脏腑器官。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每次进食必须避免杂食,杂食会导致五味相互干扰,食物消化不良,对人体造成伤害。”

三、食能以时

古代饮食养生原则中强调,每天的三餐要按时吃。也就是说,饮食要有规律,不可过早或过晚,要按时按量进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身体健康。

古代养生家还总结了各个季节的饮食禁忌:春天宜食辛味,夏天宜食酸味,秋天宜食苦味,冬天宜食咸味,这样有助于调节五脏功能,增强血气,预防疾病。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量摄入酸甜苦味食物。春季不宜食用肝脏,夏季不宜食用心脏,秋季不宜食用肺脏,冬季不宜食用肾脏,四季不宜食用脾脏,如果能够不食用这五个脏器,就更符合自然规律。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