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和健身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几十种,概括起来有六大类: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蛋白质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含氮化合物,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是机体最重要的氮源,是生命和运动的物质基础。在人体中,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组织的基本单位,因此对于体育健身的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平时健身后应该如何正确补充蛋白质呢?

长期的健身可以有效改变身体组织的比例,增加瘦体组织如肌肉的含量,而减少脂肪等"肥"组织的比例。

这种有益的转变需要通过改变营养供给来实现。在饮食中补充的蛋白质如果没有糖类等能量的保护,也不能增加肌肉组织;而过量补充蛋白质可能造成其他器官功能损害,如肾功能损害。

应该适量地运动,合理地饮食才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虽然至今还没有结论性的实验根据证明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能够显著提高运动成绩,但运动者对蛋白质的需求量确实比普通人要高。健身运动者蛋白质的供给量应为总能量的12%-15%,约为1.2-2.0克/公斤体重。

运动越是专业,蛋白质的需要量就越高。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蛋白质的需要量为0.8-1.0克/公斤体重。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分为动物性和植物性两大类。动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更接近于人类,因此利用率更高。

中国人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所以补充蛋白质最好选择动植物蛋白质相互搭配补充,动物性蛋白质的比例可占到50%或以上。

错误地认为增加蛋白质摄入会促进肌肉组织增长,这是不正确的。要实现肌肉增长,必须在进行渐进性力量训练的前提下,同时合理补充适宜的蛋白质支持。过量补充蛋白质会引起一系列不良作用。

健身运动者增加蛋白质的科学方法是:在每天需要的总热量中增加蛋白质的比例,例如将平常15%的比例增加到18%或者20%,而不是额外增加蛋白质而增加每天所需的总热量。

以身高165厘米的男性为例,健身运动时可摄入的蛋白质量约为:(165-105)×1.5=90克,占每日总量(2100千卡)的17%。如果增加到2.0克/公斤体重,约为120克,占22%。如果每天吃300克的大米(或面食),那么该男性还可以每天摄入约345-495克的瘦肉类食物,包括瘦肉、鸡肉、鱼、虾、鸡蛋、牛奶等。如果摄入不足,可以考虑使用蛋白质补充剂,但优先选择从食物中获取。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