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灵片能降血压吗

高血压是以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中医认为,高血压可分为肝阳上亢等几个证型,但总体而言,肝阴不足和虚阳上亢是其常见病机。除了血压升高外,患者还常伴有头痛、眩晕、面红、耳鸣、便秘、口苦等症状,同时心脏、血管、肾脏和眼底也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

应对高血压的关键措施是“重在预防”。近年来,耳穴按摩疗法已经被证实具有稳定血压的作用。耳穴按摩疗法可以预防高血压,对轻度高血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也对中度和重度高血压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都与耳相关联,当人体某一脏腑或部位发生病变时,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反映出来。耳背上有一条名为“耳背沟”的凹沟,它斜向下方穿过耳廓的内上方。由于它对稳定血压有作用,所以也被称为“降压沟”。

取穴方法:耳背的降压沟、降压点、肝穴、肾穴、内分泌穴、肾上腺穴、耳轮部和耳背部。

按摩方法:使用白虎下山手法,即用双手的食指或食指和中指的指腹,从上而下按摩双耳背的降压沟。按摩时,每分钟约按摩90次,总共按摩6分钟。另外,可以用捻转的方式按摩耳轮部,每分钟约捻转90次,重点是按摩耳尖。还可以用掌揉的方法按摩耳背部,每分钟约揉搓120次。其他穴位可以使用耳压法使用王不留行子治疗,每次选用3-4个穴位,左右耳交替治疗。对于轻型高血压患者,在贴丸后每天早晚各按压一次即可,而中型或重型患者则需要适当增加按压次数。此外,还可以配合按摩足底的涌泉穴,用手掌擦揉涌泉穴约5分钟,每分钟约擦揉180次。

特别提示: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按摩耳背下方耳根的部位,因为按摩这个部位会有升压的作用。

除了耳穴按摩外,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及时监测血压,按医嘱用降压药物;控制饮食,控制体重;限制食盐摄入量;保持乐观情绪,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经常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