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话养生

2月19日是一年中的第二个节气,即雨水。雨水不仅标志着降雨的开始,也意味着雨量开始增加。雨水的到来表示冬天最寒冷的时期已经过去,此时人体的阳气开始活动,但这可能导致一些人的身体基础不稳定,中焦空虚,而小儿多会表现出体虚的症状。因此,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和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专家建议,在雨水前、中、后三天进行以下养生运动,以提高肾脏、肝脏和脾脏的机能。

具体做法如下:

雨水至惊蛰期间,可在每天上午10时前后和晚上睡前进行以下运动。

漱口吞津:每天上午10时前后,用舌头搅动口腔,产生唾液后慢慢咽下,每天重复36次。这可以清除大部分有害物质,对健康有益。

中医认为,唾液在体内转化为精气,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具有强肾益脑等功能。现代医学证实,唾液除了具有杀灭微生物、健齿助消化等功能外,还发现其中含有促进神经细胞和皮肤细胞生长的因子,以及消除氧气和食物产生的有害自由基的能力。此外,唾液还具有强大的抗癌作用。

揉腹:即用手来回擦或搓胸部和骨盆之间的区域。最佳时间是每天上午10时前后和晚上睡前。每次先用右手顺时针方向揉胃腔部约120次,然后下移至肚脐周围揉120次,再用全手掌揉全腹120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

中医认为,腹部是人体五脏六腑的宫城,也是阴阳气血的发源地。脾胃位于腹部中央,负责运化水谷精微和统摄精血神液,来充养全身的五脏六腑,使之保持健康。通过揉腹,可以调理脾胃,促进气血通畅,培补元气。现代医学证实,揉腹可以增强脾胃、肠道和腹壁肌肉的功能,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起到减肥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治疗中老年人的便秘、胃溃疡、失眠、遗精、心血管疾病等疾病。揉腹的次数因人而异,但在饱食或空腹时,或者腹部有炎症、肿瘤等情况时不宜进行。

深谙“脏腑顺安工程”的闫珉川强调,春季与五脏中的肝相应,同时,肝脏过于旺盛会导致脾胃虚弱。因此,雨水经络养生的核心是保持肝脏、肾脏和脾脏这三个脏器的气血和津液运行畅通。

具体方法是:在雨水前、中、后三天的晚上睡前,用温水泡脚,并同时用两只手的大拇指或中指轻按两侧的太冲穴、三阴交穴和涌泉穴各36次,可以达到滋养肾脏、疏通肝脏、健脾的效果。

撮谷道:即通过收缩肛门进行小动作。具体做法可以总结为“吸、舔、撮、闭”四个字诀。即“放松全身,将臀部和大腿用力夹紧,配合收气,用舌头舔上腭,向上收提肛门,稍闭气,然后缓慢呼气,全身放松。”每天坚持收缩100次,每次持续1-2分钟,如果在大便后进行,可以延长到2-3分钟。这可以促进肛周血液循环,预防和治疗静脉瘀血及由此引起的痔疮、肛瘘、慢性肠炎等。同时,对于治疗和预防冠心病、高血压、下肢静脉曲张等慢性疾病也有显著效果。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