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运动的注意事项

现在气温急剧上升,天气炎热,酷暑难耐。这个时候,进行室外运动需要做好很多准备工作,包括防晒、保湿和补水。那么,在酷热天气下,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呢?下面来了解一下。

1、夏季运动要“避热”

防晒:夏季阳光照射最为强烈,因此在进行夏季运动时,要避免阳光的直射。建议选择室内运动,例如乒乓球、室内羽毛球、游泳等。如果选择户外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黄昏时进行。

保湿:夏季运动容易出汗,盐分丧失量大,容易导致细胞渗透压降低,钠代谢失调,肌肉抽筋等现象。因此,在运动前的10-15分钟,喝450毫升到600毫升的水。在运动过程中,每10-15分钟喝150毫升到240毫升的水,即使不渴也要喝。运动后也应及时补水,但不要一次喝太多,要采用“多次少量”的方式。

适应性:夏季运动对体力消耗较大,因此在运动时要按照“热身-运动-整理”的原则进行。开始时,选择运动量较小的动作,等身体各部位肌肉活动开始后,逐渐增加运动量。运动结束时,适当做一些放松调整活动,如慢走几步、揉揉腿部,做几次深呼吸等。

服装:夏季运动应选择棉质服装,款式宽松的衣物散热性能更好,浅色衣服不易吸热。

环境: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是理想的运动环境。

2、健康人夏天运动要“轻”松

夏季运动的三个标准是:体能消耗少、技术要求低、时间要求松。对于不同群体,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

上班族:不需要出汗如洪水般流淌,只需轻松地“告别亚健康状态”。晚上下班可以选择步行回家,时间控制在一小时内。每天至少跳绳十分钟,间歇时间不超过十分钟。每天至少爬一次楼梯。

想减肥的女性:可以在家中使用呼啦圈锻炼,时间至少20分钟。每晚至少做20个仰卧起坐。

男性:每天坚持做5-10个俯卧撑。

儿童:要有计划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每天早上起床可以做两套广播体操。可以游泳锻炼心肺功能,每次游泳时长可以在10分钟到半小时之间,每周进行两到三次即可。但为了安全起见,最好选择室内游泳馆。傍晚可以和家长一起打羽毛球。

老年人:适量运动,观察心率。可以早上起床活动半小时,做一些太极拳、散步、慢跑等轻度运动,每天大约2-3公里即可。在家里可以适度有规律地做一些伸展运动,包括手臂、颈椎和腰腿。

3、慢性病患者夏季运动不能停

对于患病的人来说,夏天适量运动不仅不会引发疾病,还会增强疾病康复的效果。因此,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更应坚持运动。

高血压:选择轻松和运动量较小的运动,例如跑步5-20分钟(心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也可以结合跑步和走路,比如跑1分钟走2分钟,或跑2分钟走4分钟。如果体力允许,可以逐渐延长到20分钟。另外,散步、徒手操、太极拳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糖尿病:进行健身步行,选择慢速走15到30分钟,每分钟步数控制在70-80步,中速每分钟90-100步,快速每分钟110-120步。根据个人体力的不同,可以调整走的速度。对于体力较好的病人,行走时还可以增加一些负荷,然后做一套广播操。

4、注意运动安全

游泳防止抽筋:由于夏季早晨的水温较低,游泳前一定要进行热身运动,或者用冷水拍拍身体,以防止抽筋等意外事故。

球类运动防扭伤:打球之前要活动手脚关节,避免扭伤或拉伤肌肉。

此外,打球前不宜空腹或早餐后立即进行锻炼,最好等待至少一小时。晚上打球应该在饭后一小时后进行。

夏季运动后不宜做的事情

1、不宜在强烈阳光照射下进行锻炼。强烈紫外线通过毛发和皮肤照射到脑膜和脑细胞中,可能导致中暑或皮肤晒伤。因此,夏天的体育锻炼不宜安排在中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而应选择在早晨或下午四点以后进行。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也不宜过大。

2、运动后不宜过量饮用冷饮。夏天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冷饮。虽然出汗后喝冷饮感觉很爽,但运动时体内大量的血液会流向运动的肌肉和体表,导致消化器官相对贫血。冷饮温度较低,对于处于贫血状态和胃酸浓度不足的胃部刺激过强,会减退食欲,严重时甚至导致急性胃炎。

3、运动后不宜大量饮水。夏天天气炎热,即使不进行运动也需要多喝水。在运动后,身体最需要的是休息,喝水会加重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尤其是心脏的负担。过量饮水还可能导致抽筋、痉挛等现象。

99热心医生温馨提醒,夏季运动最好安排在早晨阳光初照或黄昏夕阳西下的时候进行。女性宜选择柔和、动作缓慢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跳舞、太极拳等,时间约为1小时左右。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