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护头暖脚抵寒 入睡勿穿厚衣

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是最容易受寒邪侵袭的部位,因此需要注意保暖。

大雪是农历十一月的节气,古人解释为“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与小雪相比,大雪的天气更冷。养生专家黄宗良建议,大雪时节应以温补为主。此外,天寒地冻,市民要想避免疾病,需要科学饮食和适量运动。

医院:发热门诊病人增多

大雪节气后,清远的天气越来越冷。许多市民注意到,冬天早上9点才能看到阳光,中午12点后许多地方已经见不到太阳了。

随着大雪降临,气温骤降,咳嗽、感冒的患者较平时增多。中医认为,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人体的头、胸、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

清远市中医院的国医楼近期来诊的人多了很多,很多人因感冒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前来就诊。特别是中医门诊,早上上班前就已经有人在排队等候。

市民钟小姐因感冒引起的咳嗽苦恼了一个星期。她曾试过泡脚、跑步和多喝水,但咳嗽没有好转,早上吐痰时还有血。即使服用抗生素也没有效果,最后她找到了市中医院的老专家黄宗良。黄医生称,干燥的天气加上市民未注意保暖,导致感冒的同时还带上了秋燥的症状,一些市民自行用药时分不清具体患的是哪种类型的感冒。

黄医生解释说:“中医认为咳嗽原因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有寒性咳嗽、热性咳嗽、燥热咳嗽等,目前比较多人患上燥热咳嗽。”他还表示,在秋季干燥的时候,如果市民在饮食和生活上不注意,很容易上火。喜欢吃火锅的市民更容易出现口腔溃疡、长痘、牙痛等上火症状。一旦感冒,症状必将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饮食:大雪时节温补为主

大雪时节,空气中的寒冷度和湿度都会增大,因此养生的主题与小雪相似,以温补为主。平时的菜肴中可以多加入葱、姜、蒜,每天喝一杯热牛奶,适当吃一些补肾的食物,如芝麻、花生。可以多吃橙子和橘子等水果,但要注意,橘子具有温性,一次吃太多容易上火。

尽管大雪时节以温补为主,但应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食物。阴虚之人应以防燥护阴、滋肾润肺为主,可食用牛奶、豆浆、鸡蛋、鱼肉、芝麻、蜂蜜、百合等柔软甘润的食物,不宜食用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燥热食物。阳虚之人应食用温热、熟软的食物,如豆类、大枣、山药、桂圆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鸡肉等,忌食黏、干、硬、生冷的食物。

冬季最简单的养生饮食之一就是多吃萝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要医生开药方”。古代御膳的首选菜肴就是羊肉炖白萝卜,可以补充体内的阳气、温暖五脏,特别适合肾虚和脾虚的人食用。

由于白萝卜性寒、味辛甘,脾胃虚寒、进食不化或体质虚弱者宜少食。服用人参等补药后不宜食用白萝卜,否则会影响药效。另外,生萝卜刺激产气较多,对溃疡病患者也不利,因此这类患者应少食白萝卜。

此外,中医认为,水是阴中的至阴,因此冬季多喝水可养阴。一般来说,一天需要喝三杯水。早晨起床时喝一杯水可以润肠;下午5点喝一杯水可以滋肾阴;晚上9点喝一杯水可以养心阴。此外,多吃梨、藕、蘑菇等养阴的食物也是好的。

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是三个最容易受寒邪侵袭的部位。特别是脚部,距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慢。常说“寒从脚起”,脚部受寒会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降低抗病能力,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冬天,脚部保暖尤为重要,如穿长袜、厚靴,睡前用热水洗脚。保持双脚温暖还有助于促进气血流动。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较弱,常感寒冷;在冬天睡觉时喜欢穿厚衣服。但这种做法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减慢,大脑、肌肉进入休息状态,心脏跳动次数减少,肌肉发射运动和紧张度减弱。此时脱掉衣物,可以迅速消除疲劳,使身体器官得到良好的休息。

此外,穿厚衣服睡觉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蒸发,衣物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也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体表热量减少。即使盖上较厚的被子,也会感到寒冷。黄医生说:“穿着厚衣服睡觉时,转身困难,身体和被子之间的接触不利于保暖,睡得越久越冷。”

酒补:根据体质进补

进入冬季,粤北山区的天气相对寒冷,许多市民喜欢在冬季饭后喝酒,一方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另一方面可以进行酒补。养生专家提醒,冬季喝酒应慎重。酒是中药中排名第一的药物,即酒有药性,所以要慎重服用。

此外,从养生的角度来看,从大雪起始到春分,不适宜饮酒。因为在大寒到春分这两个月中,人易肝气过盛,而酒可以壮肝气,因此饮酒会火上浇油。此外,面红或脾气急躁的人更不宜饮酒。

对于肝气不足的人,可以适量饮用红高粱酿制的酒以补充阳气。适量饮酒的最佳时间是晚上,晚上的酉时肾经最旺,肾主藏精气。晚上适量饮酒可以补元气;如果手指凉、气短,可以加酒配合温补肾阳;如果背部凉,加酒可以温补肾阳;如果腹胀便稀,可以健脾;如果眼干涩,可以用酒配合养肝阴。但喝酒一定要适量,否则会伤害身体。

起居:勿穿厚衣服睡觉

大雪节气以来,因为天气逐渐寒冷,市民喜欢穿上厚重的毛衣、羽绒服等衣物,但却经常忽视颈部保暖。冷风很容易通过颈部给身体带来寒气,导致嗓子疼痛、发炎等问题。此外,颈部是气管所在的位置,许多市民可能会感觉到在冬季咽部瘙痒、少量咳嗽,服用止咳药也没有明显效果,这可能与颈部、前胸受寒有关。特别是对颈椎不好的人来说,在冬季穿高领衣服、出门戴围巾非常重要。

除了脖子,还要注意保暖肩膀、前胸、后背和脚部。人体头、胸和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寒冷容易引起咳嗽和哮喘。由于脚部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且较少。俗话说“寒从脚起”,脚部受寒会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在严寒时,需要特别注意脚部保暖,如穿长袜、厚靴,睡前用热水洗脚。保持双脚温暖还可以促进身体内部的气血流动。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较弱,通常怕寒,在冬天睡觉时喜欢多穿衣服。然而,这对健康不利。因为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减慢,大脑和肌肉进入休息状态,心脏跳动次数减少,肌肉的活动和紧张度也减弱。如果这个时候脱掉衣物睡觉,可以很快消除疲劳,让身体的各个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

此外,穿厚衣服睡觉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蒸发,衣物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还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体表热量减少,即使盖上厚被子,也会感到寒冷。黄医生指出:“明显的感觉是,穿厚衣服睡觉时,转身非常困难,身体与被子没有贴合,也不利于保暖,这会导致越睡越冷。”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