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牛奶代替饮水有健康危害

牛奶是一种补充营养的好东西,说牛奶能当作水喝,是因为牛奶中近90%的成分是水。水是维持人类生命的一个重要营养素,当人体失去超过2%的水分时,身体的功能运作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没有补充水分,几天内就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当水的供给不足时,牛奶可以作为水的替代品,为身体补充宝贵的水分。

然而,牛奶并不能无限量地当作水喝。因为我们可以随意地饮用水,而对牛奶的摄入是有限制的。原因是牛奶中还含有脂肪、蛋白质、糖、钙、磷等许多成分,它们的摄入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我们每天所需的水分都来自牛奶,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可能会过多。因此,牛奶不能无限量地当作水喝。

“高营养”食品也不能过量摄入

认为可以将牛奶当作水喝的人,出发点是认为牛奶是一种高营养饮品,而且高营养饮品应该越多越好。一些人对“营养”的理解有些误解,他们将营养解读为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和质量。牛奶中的钙含量高,蛋白质质量好,还含有较多中国人膳食供给相对不足的维生素B2和维生素A,所以被认为是“营养丰富”的。但为什么说这是误解呢?

首先,所谓的营养是指满足人体需求的各种食物在数量和种类上合理搭配。由于目前对营养的认识还有局限性,通常将这种合理搭配表达为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和比例,但这并不意味着将蛋白质、维生素、钙、铁、锌等营养素放在一起就变成了“高营养”。而合理营养的食物搭配应该包括一定比例的谷类、豆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等各种食物,再加上水,组成我们日常餐食。而大量用牛奶代替水,实际上破坏了这种食物搭配的平衡。

其次,从营养素的含量分析来看,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约为3%,糖含量约为5%,钙含量约为千分之一。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日推荐饮水1.2升的计算,如果将牛奶当作水喝,钙的摄入就会超量,脂肪和热量也会过多。奶中的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不利,摄入过多的能量容易导致肥胖。即使用牛奶替代一天的饮水量的一半——600毫升,摄入的脂肪和热量也过多。这就是西方人选择脱脂牛奶来保持健康的原因。至于牛奶中的蛋白质,我们其实没有必要过分强调。由于当前食物供应种类繁多,动物性食品的比例相对较高,中国城市居民的蛋白质供给已经不是主要的营养问题。而对于农村居民,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居民来说,牛奶更具有改善蛋白质营养的作用。

延伸:

最后要说的是,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的饮食已经成为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现代“文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西方人大量饮用牛奶、将牛奶当作水喝的饮食习惯,一些学者持非常负面的看法。根据一些关于牛奶与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相关的报道,有些学者甚至提倡不喝牛奶。然而,这样的观点可能有些极端。癌症的发生与我们日常摄入的许多食品和饮食习惯有关,例如大量消费动物性食品、油炸和烧烤食品、熏制和腌制食品,以及摄入过多的能量,摄入蔬菜水果不足等。这些与癌症的关联远比牛奶大。因此,我们不能因此排斥牛奶,更不能简单地将这些研究结果理解为某种食物与肿瘤之间的对立关系。应该看到,任何食物都有利和弊两面性,适量摄入有益,过量摄入有害,关键在于适当搭配各种食物。

因此,如果我们每天能适量摄入牛奶,可以改善钙的供给,在没有方便饮水的情况下,临时补充水分也是可以的。但是长期大量使用牛奶替代饮水,绝对不意味着合理的营养,也不是高营养,甚至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