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的预防与照护

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它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呼吸衰竭可以由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呼吸衰竭患者需要重视护理。呼吸衰竭分为慢性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衰竭,下面看看它们的预防方法。

【预防慢性呼吸衰竭的方法】

1、防寒

在寒冷的冬季或气温突然降低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寒。这对于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的呼吸衰竭非常重要。防寒的机理包括以下几点:1)避免寒冷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多,防止肺泡通气量降低;2)避免寒冷导致利尿,防止血液黏稠度升高和肺循环障碍。3)避免感冒,减少支气管-肺感染的发生。

防寒措施:

1)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御寒能力。

2)适当提高居住室内温度。

3)在寒冷时,尤其是气温骤降时,适当增加保暖衣物。

2、防暑

在异常干燥的酷暑中,采取措施降低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温度,提高湿度,有助于防止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的呼吸衰竭。防暑的机理包括以下几点:1)避免过多出汗,防止大量水分丢失,血液黏稠度升高和肺循环障碍;2)避免痰液过度积聚,难以咳出,阻碍肺泡通气。

3、保持呼吸通畅

对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时,应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可增加吸氧浓度。因为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会增加机体的氧耗。

【预防急性呼吸衰竭的方法】

1、防治原发病

对于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疾病,要进行预防,或在发病后及时进行积极处理。

2、防止和去除诱因

对于可能引起呼吸衰竭的疾病,必须同时防止诱因的作用。例如对于创伤、休克患者,要避免吸入高浓度氧气、输注久存的血液或过量输液等,以免诱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3、保持通畅的气道和改善通气

清除气道物质或分泌物;解除支气管痉挛;用抗炎治疗减轻气道肿胀和分泌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根据适应症,正确使用机械通气。

4、改善缺氧

室内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保证空气新鲜。对于出现身体不适的小疾病,必须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5、控制感染

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是呼吸衰竭常见的诱因,非感染因素诱发的呼吸衰竭往往很快发生感染。几乎所有患者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及早有效地控制感染更为重要。在应用广谱高效抗生素的同时,要注意二次感染的问题,定期检查痰液、尿液和粪便。

以上是呼吸衰竭的详细预防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