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的来历是什么

我国有二十四节气,其中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它属于冬季的节气。那么,大家知道小寒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是什么吗?接下来让我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寒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1、腊八节

腊八节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也被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原本是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的节日,后来逐渐成为民间节日。腊八节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流行,节日的习俗是喝腊八粥。

2、吃糯米饭

在广州的小寒这一天早上,人们会吃糯米饭。糯米饭不仅仅是煮熟的糯米,还会加上炒好的腊肉。广东人一般把香肠和腊肉称为腊肉,还会加上香菜、葱花等材料,非常美味。

3、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有在小寒这天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的特产,是用白菜芽制作而成的。在冬至过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下菜心,离地面约两寸左右,然后用粪肥覆盖,不让空气透过,半个月后才取食。黄芽菜脆嫩无比,可以弥补冬季蔬菜匮乏的问题。

4、数九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计算寒冷天气的方法。数九算寒天的方法在中国是世代相传的,没有具体的历史记载。至于它的起源,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都会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

5、农事生产

小寒的天气非常寒冷,因为南北地域跨度大,所以形成了不同的生产农事和生活习俗。在农事方面,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没有农活了,他们会进行歇冬,主要任务是在家里做好菜窖、畜舍保暖、制作肥料等工作。过去,牛马等牲畜是家里的主要劳力,需特别加以照料。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