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色素

食用色素是一种食用添加剂,它由动物和植物提炼出的微生物色素和植物性色素组成。它能够使食品着色,改善食品的色泽,从而促进人们的食欲。食用色素可以分为天然食用色素和合成食用色素两大类。允许使用的色素包括虫胶色素、红花黄色素、辣椒红素、姜黄、β胡萝卜素、叶绿酸铜钠盐等等。

食用色素的分类
1、按照来源,可分为人工合成着色剂和天然着色剂。
2、按照结构,可分为人工合成着色剂和天然着色剂。
3、按照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着色剂和水溶性着色剂。

食用色素的应用
1、饮料:注意水质处理和产品避光,选择不溶于水的色素以保证产品的透明亮丽,选择85%含量的色素以保证产品良好稳定性。
2、乳化香精:需选用含有少量杂质、稳定性好的85%含量色素,同时需选择钙稳定型日落黄,以避免乳化香精中的日落黄与钙发生沉淀。

3、糖果:注意晚将色素加入,最好在糖煮沸后与香精同时加入。
4、奶制品:尽量选用含有85%色素的产品,以减少色素对奶制品的不良影响。

5、烘焙、果酱:需选用能耐高温的85%含量色素,耐果肉中的果酸和二氧化硫。最好在煮沸后,当温度开始下降且二氧化硫含量达到最低点时加入浓缩色素溶液。因此,使用溶解度较高的色素比较理想,同时应选用色彩鲜明的颜色。

6、罐头食品:选用耐热、耐果酸的色素。可以使用赤鲜红来着色樱桃罐头,因为这样色素不会渗入到罐头溶液中。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