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长冻疮是由于体质阳虚,遭受外寒侵袭,导致肌肤寒凝,血气运行不畅,经脉受阻,导致肌肤发生凝滞。其发病内因为元气虚弱,不耐寒冷的侵袭;外因为寒气侵袭。当外寒较剧时直接受冻会发病;当外寒不甚,而元气不足时也容易发病。要想根治冻疮不仅需要外治,还需要通过食疗内调。那么,如何根治冻疮呢?根治冻疮吃什么好?下面,中医给大家推荐几款药膳,大家不妨一试。
归芪炖母鸡:
将当归、黄芪各15克放入一只去毛、内脏的母鸡腹腔中,再加入适量的食盐、葱、姜、黄酒等,放入沙锅中加水,用文火煨炖至熟烂。分3~4次服用,每天1~2次,连续服用7~10天。此方补气升阳,滋养精血。主要用于治疗冻疮。
当归四逆汤:
将当归30克、桂枝15克、通草15克、赤芍12克、细辛3克、大枣10个、甘草10克放入水中煎煮。此方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预防冻耳的作用。
羊桃蜜糖水:
将鲜羊桃5个切块,加水3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留汁,加入适量蜜糖调味。每天1剂,可以连续服用1~2周。此方清热解毒,适用于治疗热毒型冻疮。
桂枝炖羊肉:
将肥羊肉500克切块,放入炒锅中,加入桂枝15克、当归15克、干姜10克、酱油、食盐、糖、黄酒和适量清水,用文火炖至熟烂。分2次食用,每天1~2次,连续服用7~10天。此方温经通脉,滋养血液,主要用于治疗冻疮。
银花速溶饮:
将金银花500克、赤芍200克加适量水煎20分钟,去渣后以文火继续加热浓缩,待凉后加入白糖300克,混匀,晾干后压碎成粉。每次取10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频繁饮用,连续服用7~10天。此方清热凉血解毒,主要用于治疗冻疮。
蒜苗干:
将嫩蒜苗段500克切段,加入盐50克腌制一晚,去除腌渍的污水,保留蒜苗。将甘草25克研磨成粉末,与蒜苗拌匀,上锅蒸熟,晾干后存入瓮中。每天早晚取适量食用。此方具有解毒杀虫、健胃增食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冻疮。
熟附生姜煨狗肉:
将蒜头和花生油放入锅中,加入狗肉块150克微炒至皮色转黄,加适量水煮沸后,加入熟附片6克和煨姜150克,改用文火煮至狗肉熟烂,调味后食用。此方具有温中祛寒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冻疮。
薏苡仁粥:
将薏苡仁50克加水适量煮烂成粥,加入适量白糖。一次服用。可以在严寒的冬季适当中断食用。此方有健脾利湿的作用(薏苡仁甘淡微寒,可利水渗湿、除痹、健脾止泻,经常食用可以渗湿除痹,增强脾胃功能,预防冻疮的发生)。
丁香姜糖:
将红糖250克放入锅中,加入少量水,用文火煎熬至稠厚,然后加入生姜末30克和丁香粉5克调匀,继续煎熬至不粘手呈丝状时停火。将糖倒入抹过食用油的搪瓷盘中,稍微冷却后切成块。每次食用数块,严寒季节常常食用。此方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冻疮。
土茯苓煲龟:
将乌龟1~2只宰杀后去内脏、头、爪,切块。将土茯苓300克煮煎一小时,去渣留汁,加入乌龟(包括肉和甲)以文火煮煎3小时后调味。佐餐食用,分几次食用。此方具有利湿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冻疮。
大蒜煲牛肉:
将大蒜250克(去皮)放入油锅中炒至香,然后与牛肉块500克一起放入沙锅中,加入适量水,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至牛肉熟烂,调味后食用。此方具有补益气血,祛寒除湿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冻疮。
双豆汤:
将绿豆和赤小豆各30克煮至豆子开皮,加入适量冰糖。喝汤和吃豆子,每天一剂。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热毒较严重的冻疮。
双参酒:
将白人参50克(碾碎)、丹参30克放入细口瓶中,加入60度白酒500毫升,严封瓶口,每天摇晃一次,半个月后开始饮用。在寒冷季节,每次10~15毫升,每天1~2次,连续饮用3~4周。此方具有补气温通,活血化瘀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冻疮。
牛肉胶冻:
将牛肉1千克切小块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炖煮,每隔一小时取出肉汁一次,加水再煎,共取4次肉汁。将所有汁液合并,用文火继续煮煎至浓稠时加入黄酒250毫升,待变稠时停火,倒入大碗中,冷藏。分5~6次服用,每天1~2次,连续服用7~10天。此方具有补益气血,健脾胃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冻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