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杂粮粥容易糖尿病吗

病人不一定要喝白粥,杂粮粥的营养更高

前言:本篇独家为您揭示如何科学地煮粥、吃粥以获得更多营养。

现在很多人认为手术后的病人需要补充营养,因此在家中熬粥的时候也熬得烂烂稠稠的,自认为这样既有利于病人消化,也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民间还有些舆论认为病人一定要喝熬得稀烂的白米粥,那到底白米粥应该怎么煮才更有营养?老人、婴幼儿、术后病人以及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科学地吃粥?用什么米煮粥最营养?

“听到以上问题,让我想起了两年前和王兴国老师在颐和园北宫门外的一段谈话。王老师感慨地说,住院的很多病人,与其说是死于疾病本身,不如说是死于营养不良造成的衰竭。非常奇怪的是,病人一入院,就自觉地放弃了正常饮食,只依赖两种食物——白粥和骨头汤。遗憾的是,这两样食品实在不能满足病人的营养需求。”

“‘病人必须喝白粥’,这是哪儿来的规矩?我想来想去,大概还是来源于古人对喝粥好处的赞美吧。顺带说一下,八年前,我曾经查了很多关于古代粥的资料,写了一篇六千多字的文章,名叫《粥在中国饮食中的保健意义》。发现古代就开始把粥当成病弱者的食物,以及长期饥饿后的恢复饮食。还有人坚信,喝粥时表面上的那层浓汤‘能使人白嫩肥胖’。”

古人对喝粥的赞美中有几层意思。一是粥是穷人的救命食物,当粮食不足以充饥时,煮粥可以用较少的粮食来维持生命。二是有学问的人和修行者喝粥,和享受富贵者丰盛饮食的生活相比,感觉雅致、超脱尘世。三是对病弱者来说,粥容易消化,对消化系统的负担最小,也不易引起过敏或食物不良反应等麻烦。

下面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分析:

1、什么米煮粥更好?古人所说的粥,是否就是我们现在所吃的白米粥?

2、所谓病人喝粥养生,是指除了粥之外不吃其他食物吗?

3、古人所需养的病,是否就是我们现在广泛流行的慢性病?是否即为现在的手术后病人康复所需的营养状态?

4、粥煮得越烂越营养吗?

“如果用大米煮粥,那么糙米比精白米更有营养,而混合多种米的杂粮粥更加营养丰富。”

古代并没有现代的电动碾米机,他们所吃的大米,若不是糙米,就是精度较低的白米,与现在所说的精白米完全不同。

即便在30年前,国人也普遍吃标准米,即“92米”;而现在的米差不多是70米,也就是外层30%被去掉的米,其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通常只有糙米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营养价值与92米相比天差地别。传说中“使人百日肥白”的米汤,也是由糙米或轻度碾磨过的米煮出的粥汤。与现在的精白米汤相比,它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明显更高。
另外,所谓的粥也不排除其他粮食种类,例如小米粥。小米的维生素B1和铁元素含量,按我国食物成分表(第二册)的数据,分别是我们现在所吃特级粳米(以著名的小站稻米为例)的8倍和5倍。转变为燕麦再比较一下?VB1和铁的含量都是这种白米的14倍。那么价格较高的香米呢?这两种营养素的含量比小站稻米还要低。

因此,可以这么说,如果用大米煮粥,那么糙米比精白米更好;如果可以接受使用其他粮食煮粥,那么在粥里加入小米、燕麦等其他杂粮,营养价值将会大幅提升。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