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色彩学

皮肤的颜色因人而异,但通过观察皮肤的色泽可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下面是通过望诊来检查健康的技巧。

皮肤的颜色主要由三种色调构成:黑色、黄色和红色。黑色的深浅取决于皮肤中的黑色素颗粒数量,黄色的浓淡取决于角质层的厚薄,红色的出现与皮肤中毛细血管分布的疏密以及血流量的大小有关。

观察皮肤颜色的变化对于判断疾病非常有帮助。如果一个人的皮肤颜色与平时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并排除了正常的外在影响,就需要考虑可能发生了疾病。

若皮肤粘膜变得苍白,可能是由皮肤的毛细血管痉挛或血液不足引起的,也可能是贫血导致的红蛋白含量减少。这种变化常见于寒冷、惊恐、虚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贫血和内脏出血等情况。

在身体的裸露部位以及乳头、腋窝、生殖器官、关节和肛门周围等地方,皮肤的颜色通常比其他部位更深。如果这些部位的色素明显加深,或者其他部位也出现了色素沉着,并排除了日晒等因素,就需要考虑是否患有某种疾病。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阿狄森病)中。

肝硬化、肝癌晚期、肢端肥大症、黑热病、疟疾以及服用某些药物如砷剂、抗癌药等都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色素沉着。而只在口唇、口腔粘膜以及指、趾末端的掌面上出现黑色小斑点状的色素沉着往往是胃肠息肉病的表现。

妇女在妊娠3-4个月后,脸上可能出现对称性的黄褐色或淡黑色斑,大小不等,多分布在两颊、前额、口唇周围,也可能出现在鼻梁或下巴等地方,这种黑褐色斑被称为妊娠斑。大多数情况下,这没有病理性意义,只有少数情况与全身性疾病有关,常见的有慢性肝病、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如子宫肿瘤、卵巢肿瘤、月经不调或闭经等)。

当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流加速以及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多后,皮肤会变红。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出现在大叶性肺炎、肺结核、猩红热等发热性疾病,以及阿托品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等情况下。皮肤持续红肿往往是柯兴综合征(一种由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的内分泌性疾病)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表现。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在两颊和鼻梁上可能出现蝶形红斑,呈鲜红或紫红色,边缘可以清晰也可以模糊,表面光滑。

如果血液中的还原红蛋白(没有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增多,皮肤可能呈青紫色,这被称为发绀,通常在舌头、嘴唇、耳廓、面颊和肢体末端最为明显。

黄疸时,皮肤和粘膜可能呈现黄色,早期轻微时可能仅出现在白眼球和软腭黏膜上,比较明显时才会出现在皮肤上。黄疸通常发生在胆道阻塞、肝细胞受损(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以及溶血性贫血等疾病中。黄疸时皮肤的颜色会因胆红素增加的程度和性质而有所不同,可以呈柠檬色、橙黄色、黄绿色或暗黄色,但尤其是在白眼球(眼球硬膜)处最为明显。

此外,过多食用胡萝卜、南瓜、桔子汁等蔬菜或果汁会增加血液中胡萝卜素的含量,导致皮肤变黄,但一般仅出现在手掌和足底的皮肤。长时间服用带有黄色的药物,如阿的平、呋喃类药物等,也可能导致皮肤变黄。患有多发性神经纤维痛的人的皮肤上通常会有大片棕黄色的色素斑。

以上是中医四诊中的望诊,即通过观察皮肤颜色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的秘诀。对于身体的健康状态,我们应该时刻重视,不可忽略。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