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需不需要补钙

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钙质。前几年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导致部分婴儿患上肾结石。但这导致了一种误解,让许多家长认为劣质奶粉是肾结石唯一的原因。实际上,小儿肾结石也可能与家长不科学的喂养方法有关。

三大诱因:多食肉、喜欢甜食、乱补钙

在临床中,我们发现许多患肾结石的孩子平时对肉食情有独钟,甚至到了"无肉不欢"的地步,而且他们偏好高热量的零食,例如巧克力。他们进食过量,不爱喝水,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导致尿液浓缩,尿中的钙或尿酸浓度升高,长时间下去,就会形成尿路结石。由于对甜食的喜爱,各种饮料成了孩子们钟爱的零食,尤其是夏季,不少孩子每天都需要饮料,但因为少喝水,增加了儿童夏季肾结石的发病率。一些饮料富含草酸,增加了草酸结石发病的几率。

许多家长为了预防佝偻病或促进孩子生长,会随意给孩子补充钙片,导致孩子血钙含量过高,尿液中的钙浓度升高,也增加了尿路结石的风险。给孩子喝过多的山泉水也是引发肾结石的常见原因之一。因为某些地方的山泉水中含有结晶体,长时间饮用会导致结晶体在体内沉积,导致孩子患上泌尿系统结石。

三大症状:腰痛、血尿、无尿

肾结石有时表现为腰痛、腹痛或肾绞痛,并且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血尿。然而,由于孩子的年龄小,特别是婴幼儿还没有表达能力,因此家长难以及时发现孩子的病情。因此,专家提醒家长在生活中要注意观察以下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1. 孩子出现排尿时有血尿,排除了食物色素的干扰后,要考虑可能是肾结石引起的血尿。血尿症状可能会自行消失,但会反复出现。

2. 孩子在排尿时不断哭闹,也要注意可能是尿路结石的可能。

3. 孩子暂时无尿,可能是尿路结石导致梗阻。

温馨提示:一旦确诊孩子患有肾结石,除积极就医治疗外,还应减少高钙食品、牛奶、骨头汤等的摄入;尽量避免食用动物内脏、菠菜、莴苣、酸梅、芹菜、即溶咖啡、可乐等。如果结石不大,可以通过增加饮水量、进行适当运动,并配合药物治疗的方式来消除结石,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

宝宝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喂养方法,因为母乳中含有宝宝成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可说是宝宝最好的食品。一般来说,母乳是富含钙质的。那么,使用母乳喂养的宝宝是否需要额外补钙呢?很多初为人父母的朋友对此并不了解。接下来,请育婴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问题:

许多家长担心孩子缺钙会得佝偻病。但实际上,佝偻病的全名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而不是缺钙性佝偻病。维生素D是一种激素类营养素,在人体内没有直接提供营养的作用。它可以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如果钙在骨骼中吸收不良,就会引发佝偻病。此外,维生素D还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