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人里面有九个人患有痔疮。很多人对痔疮不以为然,却把大肠癌当作痔疮来对待。在门诊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面对大肠癌发病率呈年轻化和上升趋势,您是否还无动于衷呢?
通过简单的检查就能确诊大肠癌
张先生在一年前开始出现大便出血的情况,一直自认为是痔疮,每隔一段时间就使用一些痔疮栓。最近,他的大便出血变得越来越严重,并且常常感觉大便无法完全排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他去医院检查时已经到了直肠癌晚期。
郑州人民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医师邓邺巍说,最近他遇到了一个27岁的患者,也是像张先生一样被长期误诊为痔疮的直肠癌患者。虽然最终在医院确诊并进行了直肠癌切除手术,但是他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患者的存活年限将会明显降低。
直肠癌和结肠癌统称为大肠癌。在发达的欧美国家,大肠癌的发病率居癌症中第二位,而在中国已经上升到了第三位。在中国,大肠癌最常发生在直肠和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位,约占总数的60%~70%。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大肠癌发生的位置更低,多为直肠癌,40岁之后进入发病高峰期。
邓邺巍表示,大约70%的大肠癌可以通过最简单的肛门指诊就能发现。肛肠外科医生对于肛门指诊有丰富的经验,但是非专科医生通常不愿意进行肛门指诊,这就让患者错过了确诊的机会。
手术并不是治疗大肠癌的唯一手段,早期和中期的大肠癌可以通过手术根治为主,术后可以配合中医中药治疗来巩固疗效。晚期的患者没有手术指征,只能通过中医中药配合放疗和化疗来治疗。
不要将大肠癌误认为是痔疮
请问一下身边的朋友,几乎每个人都有痔疮。然后再问问他们是否进行过治疗,回答通常都是"又不耽误吃喝,也没什么啊"。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外科主治医师刘金波说,大肠癌很容易被误诊为痔疮。大肠癌发病隐蔽,病情发展缓慢,早期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大肠癌与痔疮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会出现便血,因此误诊率较高。
邓邺巍和刘金波共同指出,虽然大肠癌和痔疮都会引起便血,但是二者是可以区分的。区分的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观察患者的大便规律是否有改变,大肠癌患者的大便次数会增加或者变得不规律,而痔疮一般不会引起大便次数的增加。其次,看便血的量和出血的情况,大肠癌的出血多与大便混在一起,出血量较多,多为脓血,而痔疮一般是大便前后出血,出血量较少,多为鲜血。最后,还要注意是否有伴随症状,大肠癌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腹痛,贫血、消瘦甚至肠梗阻等症状,而痔疮不会出现这些症状。
对于大肠癌来说,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早期治疗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4%~93%。因此,无论年龄大小,一旦出现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就应该尽早到正规医院的肛肠外科进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