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比较适合刮痧。如果你有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痉挛等问题,通过刮痧手法的刺激,可以很好地散热、祛瘀、活血、通经络和排毒。
工具可以使用刮痧板,这种工具可以在医药商店购买。家里也可以使用瓷汤勺。只需要将工具蘸上淡盐水、甘油、润肤乳、橄榄油或植物精油,就可以开始刮痧了。
1. 督脉经穴:从头顶的百会到尾骨,位于后背正中线,也就是脊柱和脊椎的位置。督脉上的经穴能够缓解脊柱劳损、治疗颈肩腰腿劳损,并且可以调整植物神经和脏腑功能,调整胃肠功能,有散热、安神和解暑的效果。

取穴:从百会到尾骨。
手法:从上往下刮。
2. 肩井穴:能够治疗颈肩酸痛和头痛。
取穴:脊柱和肩关节连线的中点,位于肩胛骨上方的肩部筋肉处。自己用左手搭在右肩上,用中指接触酸痛的区域。左右两侧相同。
手法:从颈部向下外侧刮。
3. 阿是穴:指阳性反应点和压痛点,这些穴位并不是固定的。这类穴位一般根据病情而定,位于病变附近,因人而异。可以按压时感觉到酸、麻、胀、痛、重等感觉,才能确定阿是穴的位置。
取穴:身体上的痛点、结块或硬结。
手法:可以重点刮、按、揉。反复多次,并加大力度。

小编提醒:
1. 什么人不适合刮痧?
有皮肤病和血液病的人不宜刮痧。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进行刮痧。过度饥饱、过度疲劳或醉酒者也不适合进行重力、大面积刮痧。
2. 每次刮多久?每个穴位刮几次?
每个部位刮20下。先轻轻刮5下,然后再用更大力度刮10下,最后再轻轻刮5下。一般刮完后,要等痧痕褪去(通常需要3-7天),才能进行第二次刮痧。每个人的情况会有所不同。

注意事项:
1. 刮痧时毛孔会张开,避免吹风受寒,不要在冷空调或电扇下操作。
2. 刮痧后一小时内不要洗冷水澡或喝冷饮。
3. 酒后不宜刮痧,因为会影响气血平衡。
4. 刮痧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休息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