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长寿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止。为了延长寿命,我们不仅要锻炼身体、调整饮食,还可以通过食用一些延年益寿的食物来帮助我们长寿。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中药也有很好的养生效果,可以帮助你延年益寿。下面我们来看看四种能够助长寿的中药。
1、益寿延年中药—黄芪
黄芪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本品可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补益五脏。久服可壮骨强身,治诸气虚。清宫廷保健,多用黄芪补中气,益荣血。
现代研究表明,黄芪能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能延长家蚕和果蝇的平均寿命,增加人胎肾和乳鼠肾细胞与人胎肺二倍体细胞体外培养的传代数,并使每代细胞的存活时间延长。这些都很好地说明了黄芪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用量用法:黄芪一般用量为3-9g,重病或需要时,可用到30-120g。
单味黄芪480g,用水煎透,炼蜜成膏,每日服10g,以白开水冲服。用于体虚易于外感者。
使用注意:胸闷多怒者勿用;感冒未愈者禁用。
2、延年益寿中药—人参
人参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经。功能大补元气,益气固脱,挽救危候,可用于大病、久病之后,体虚欲脱的危重时刻;也可用于语言低微,呼吸微弱、自汗、易感冒、食少、腹胀、便溏、少气懒言、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缓弱之人,即中医所说的脾肺气虚之证,服用人参可起到补脾益肺之功。
古代医家把人参作为延年益寿的圣品,《本经》谓其:“主补五胜,安精神”,“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因此,人参被赋予了“长命草”的美名。在当今时代,一些抗老延年的中成药也多离不开人参。
人参可以煎汤单味服用,名为独参汤,具有益气固脱之功效。年老体弱的人长期服用此汤,可增强身体抵抗力,抗衰老。
将人参切成饮片,每日噙化食用,可补益身体,增强机体抵抗能力,对改善老年人智力减退、记忆力消失、思维迟钝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3、延年益寿中药—山药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山药具有“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的功效。《日华子本草》称它“助五脏,强盘骨,长志安神,主治泄精健忘。”《药品化义》也载有山药的功效:“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调肺之功,治肺虚久嗽,何其稳当。”《神农本草经》称山药“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由此可见,山药对于健脾补肺、固肾益精非常有作用,因此,体弱多病的中老年人常常食用山药有很多好处。
《萨谦斋经验方》中载有山药粥的方剂,使用干山药片45~60g(或鲜山药100~120g,洗净切片),粳米60~90g同煮粥。这个粥可以四季食用,早晚均可食用,温热服食。经常食用这个粥,可以健脾益气、止泻痢,对于老年性糖尿病、慢性肾炎等疾病有益处。
山药不仅可以单独食用,还可以用于配制滋补食品。山药炖小鸡在民间被称为“长寿菜”,对于人体来说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4、延年益寿中药—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本品具有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渗湿利水的功效。《本经》谓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普济方》中载有茯苓久服可长生的方法。历代医家都将茯苓视为常用的延年益寿之品,因为茯苓的药性缓和,既可以扶正,又可以祛邪。所以被称为平补的好药。
清代慈禧太后的寿命长达74岁(1834-1908年)。慈禧长寿的原因之一是坚持常食药膳。从已公布的13个补益方中可以看出,茯苓的使用频率最高,达78%以上。由于茯苓饼既有清香之味,又有祛病延年的作用,因此在清王朝的宫廷里成为了著名的点心。
食用茯苓时可以将白茯苓磨成细粉,取15g,与梗米一起煮粥,这就是茯苓粥。如李时珍所说:“茯苓粉粥清上实下。”经常食用茯苓粥,可以改善老年性浮肿、肥胖症,预防癌症,对人体有好处。
此外,《百病丹方大全》中记载,将白茯苓研成细粉,加入白蜜调匀,每天晚上敷在脸上,早晨洗净,可以滋润肌肤,美容,去除黑斑。与白芷一起使用,制作膏剂、面脂,长期使用可以防老去皱,使肌肤光滑,效果显著。《经验方》中记载,茯苓与苍术配伍使用,可以使头发乌黑,延缓衰老,增强筋骨,明亮耳目,并具有除风湿气、润肌肤的功效,长期使用可以使人轻便灵敏。
以上是四种助长寿的中药及其食用方法的介绍。这些中药在老年人的保健中有益处,值得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