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喝水过多引起水中毒怎样治疗

夏季是闷热干燥的季节,容易出汗,此时需要注意多补充水分。然而,直接喝冰水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可能导致水中毒。专家认为,最解渴的是10℃的淡盐水。夏季健康饮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起床时先喝两杯水。起床后,先空腹饮水,可以有效补充由于生理失水导致的水分不足,并且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排出废物。由于夏季夜晚闷热,水分流失加剧,所以晨起饮水量可增加至两杯。

切忌狂饮。老年人如果一次性喝水过多,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血液浓度骤降,造成心跳过快、心慌和头晕。同时,补水过快会导致水分无法被机体组织正常吸收,无法有效解渴。每次喝水宜控制在100-150毫升,间隔时间约为半个小时。

 

1、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水中毒

很多人认为喝水没什么特别的,渴了就喝,但是不科学的饮水会导致不适甚至引起“水中毒”,就是指短时间内过量饮水,导致盐分过度流失,一些水分被吸收到组织细胞中,导致细胞肿胀,严重时可能引起脑水肿。

2、术后避免大量饮水

夏季出汗后,身体需要补水,但是大量饮水会导致水分转移到细胞内,导致细胞内水量过多,破坏水和钠等电解质的平衡,引发所谓的“水中毒”。专家表示,术后的患者如果大量饮水,同样容易引发“水中毒”。一般的“水中毒”只需要停止摄入水分,等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后,身体会自行恢复。

 

3、消暑最好选10℃左右的淡盐水

大家都知道养生需要一天喝8杯水,但是应该如何喝这8杯水呢?怎样才是健康的饮水方式呢?专家建议,每天起床后、上午10点、下午3点和睡觉前是最佳饮水时机,每次喝1-2杯水为宜。在剧烈运动后,可以饮用含有电解质的水,补充电解质和流失的微量元素。此外,运动后可以选择浓度为0.45%的淡盐水进行补水。

一般来说,最好喝以开水煮沸后自然冷却至25℃的白开水。最近气温高,很多人喜欢喝非常冰的水,这样会容易引发消化系统疾病,所以最好选择10℃左右的淡盐水来消暑。

4、车内存放的饮水应尽快喝完

随着气温的升高,很多人喜欢在车内放上一箱箱的矿泉水或者饮料,或者直接放在车座旁边的杂物架上。这些饮水经过阳光暴晒,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因此,车内存放的饮水应该尽快喝完。矿泉水瓶不耐高温,高温时会释放聚乙烯等有害物质,当温度超过70℃时,甚至连矿泉水瓶都会变形。所以,尽量不要在车上存放矿泉水。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