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具有疏通经络、培补脾胃、助阳散寒、调和阴阳的功效。它可以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转化为平衡状态,这是针灸治疗的终极目标。疾病发生的机理虽然复杂,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通过调和经络的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
针灸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
1. 疏通经络
经络不通畅会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可以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如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以疏通经络,使气血正常运行。
2. 调和阴阳
中医针灸的功效之一是调和阴阳,使机体从阴阳失调向平衡状态转化。这是针灸疗法的最终目标。
3. 扶正祛邪
针灸可以帮助机体扶助正气和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实质上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能够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哪些人群禁忌针灸?
1. 糖尿病患者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较高,即使是小小的针灸伤口也不容易愈合,有可能引起伤口或针眼感染。因此,糖尿病患者不适宜接受针灸治疗。
2. 凝血功能障碍人群
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在这些人群中,凝血时间较长,或者难以凝血,导致针刺后易出血不止,因此不适宜接受针灸治疗。
3. 皮肤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部位不适宜进行针刺。
4. 白血病患者不适宜进行针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