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注意八大事项

四月是春夏交替的时节,调节身体最合适不过了。那么,如何调理呢?无非就是从日常饮食中追求养生效果。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养血管:多吃两个果

空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张海涛博士强调,血管对身体至关重要,而胆固醇则承担着维护血管壁的重要使命。许多人因为血脂高或怕胖,拒绝摄入脂肪和胆固醇,但这反而导致血管营养供应不足。

每天吃几个大杏仁对养护血管非常有帮助。坚果的脂肪含量为44%~70%,但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提高血液中的“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起着积极作用。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的建议,每周吃50克坚果,因此每天食用几颗就足够了。但是要避免贪嘴哦!

春季水果丰富,味甜多汁,对血管有良好的润滑作用。柑橘类水果(如橙子)富含维生素P(生物类黄酮),是天然的抗氧化剂,有助于维持微血管的正常功能。此外,水果中富含果胶,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

通血管:喝的三杯水

两位专家提醒,平时要养成随手放杯水的好习惯,并且要注意在特定的时间喝水:早晚各一杯水,深夜补充水分。

“睡前半小时喝350~500毫升温开水,对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非常有帮助。”张海涛说道。早上起床后,由于身体状态的变化,心血管系统容易出现生理性血压升高,因此喝上一杯温开水,有助于减轻心血管负担。

除了早晚喝水,很多老年人晚上会起夜较多,因此将一杯水放在床边,以便在半夜起来时方便喝一口水。心肌梗死往往发生在午夜两点左右,因此这个时间点的补水也非常重要。

护血管:春困别贪睡

睡眠对心脏的保护非常重要,但在春季时节,不要贪睡过多。每天睡6~8小时才是适宜的。很多人会出现“越睡越想睡,头疼”的情况,这会导致血液流动缓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研究表明,睡眠超过10小时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1倍,中风致命的风险增加3.5倍。

心血管疾病患者还需要注意情绪调节,尽量保持心情舒畅和愉快。用心、放心、清心、开心,不要积压不良情绪,这对心血管系统也有很大的益处。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