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中医针灸文章

女性在经期期间常常会感到小腹和腹部疼痛,伴随血色苍白和手足发冷,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痛经。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气血不畅等原因引起的。中医针灸在治疗痛经方面有非常好的效果。

艾条灸:用点燃的艾条在腹部、腰骶部和小腿内侧等部位温和进行灸治疗。当患者感觉到艾条的热度向皮肤深部渗透或产生灸感时,疼痛逐渐缓解。每次每个穴位进行艾条灸治疗2~3分钟,每天一次,连续进行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进行3个疗程。

附子饼灸:将附子研磨成细末,制成饼状,放置在疼痛部位,例如腹部和腰骶部等,然后取适量的艾绒,如蚕豆或者枣核大小,放在附子饼上,点燃艾绒进行灸治疗。每个穴位进行灸治疗3~5壮,每次约10~30分钟,每天一次,自经前3~5天开始,连续进行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进行3个疗程。

隔盐灸:将适量的食盐放置于肚脐和关元穴位,取适量的艾绒,如蚕豆或者枣核大小,放在食盐上,点燃艾绒进行灸治疗。每个穴位进行灸治疗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天一次,直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进行3个疗程。

隔姜灸:将生姜切片,放置于肚脐和关元穴位,取适量的艾绒,如蚕豆或者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进行灸治疗。每个穴位进行灸治疗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天开始,每天一次,直到月经来潮或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进行3个疗程。

隔盐隔姜灸:将适量的食盐放置于肚脐和关元穴位,然后将姜片放置在食盐上,取适量的艾绒,如蚕豆或者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进行灸治疗。每个穴位进行灸治疗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天一次,直到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进行3个疗程。

隔药灸:取红花、蒲黄、川芎和延胡索等等,各取相等的量研磨成细粉,加入少量黄酒制成药饼,放置于肚脐和关元穴位,取适量的艾绒,如蚕豆或者枣核大小,放在药饼上,点燃艾绒进行灸治疗。每个穴位进行灸治疗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出现疼痛开始,每天一次,直到月经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进行3个疗程。

中成药药酊灸:取适量的云南白药酊,或者麝香风湿油,或者正红花油,在棉签上蘸取药液涂抹于患者疼痛部位。然后取关元穴和肚脐处,点燃艾条,在涂抹药液的部位进行温和的灸治疗。当患者感觉到艾条的热度向皮肤深部渗透或产生灸感时,疼痛逐渐缓解。自经前3~5天开始,每天一次,每次约10~30分钟,连续进行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进行3个疗程。

中成药药液灸:取适量的复方丹参液,或者当归注射液,或者红花注射液,用棉签蘸取药液涂抹于患者疼痛部位。然后取关元穴和肚脐处,点燃艾条,在涂抹药液的部位进行温和的灸治疗。当患者感觉到艾条的热度向皮肤深部渗透或产生灸感时,疼痛逐渐缓解。自经前3~5天开始,每天一次,每次约10~30分钟,连续进行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进行3个疗程。

上述的八种中医针灸方法对于缓解痛经有非常好的效果,我们建议遭受痛经困扰的女性朋友们可以尝试一下,让自己能够远离痛经的困扰。

上述的八种中医针灸方法对于缓解痛经有非常好的效果,我们建议遭受痛经困扰的女性朋友们可以尝试一下,让自己能够远离痛经的困扰。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