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按摩哪里快速止痛

还在为痛经苦恼吗?按摩这4个穴位轻松解决

按摩四穴位治疗痛经

痛经是每个女性朋友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一般表现为肚子疼痛或腰部疼痛。它每个月都会困扰着你,严重时还会伴随恶心、冷汗、手脚发冷甚至晕厥等不适症状,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目前,临床上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通常指生殖器官没有明显病变,也被称为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和未育妇女。这种痛经在正常分娩后通常能够缓解或消失。而继发性痛经主要由于生殖器官存在器质性病变所致。痛经属于妇科常见病,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痛经的患病率为33.19%。

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它指的是在初潮后不久就出现痛经的情况,有时与精神因素有很大关联。也可能是因为子宫肌肉痉挛性收缩导致子宫缺血而引起痛经。原发性痛经常见于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口或子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屈曲等情况下,这些情况会导致经血流出不畅、经血滞留,从而刺激子宫收缩引起疼痛。有些女性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呈片状脱落,排出前会引起强烈的子宫收缩疼痛,排出后疼痛症状会减轻,这种情况被称为膜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在生育后通常会缓解。

继发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多见于生育后以及接近中年的一些妇女,一般是由盆腔发炎或者盆腔内有肿瘤引起的。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地方,比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其他部位,它也会有周期性的变化和出血。在月经期间,由于血液无法顺利流出,就会引起疼痛。同时,由于与周围组织器官粘连,痛经会逐渐加重。内诊可以发现子宫增大且较硬,活动度较差,或者在子宫直肠陷窝内发现硬的不规则结节或肿块,触痛明显。

按摩治疗痛经

按摩治疗痛经时,要用拇指指腹分别揉捻穴位,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以感到酸胀感为宜。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按摩,月经来潮后停止。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肩部内侧,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血海穴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位于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子宫穴

子宫穴位于肚子的肚脐下方,正中间稍偏向左右。按摩时,可以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按住这个穴位,适度施加压力,缓慢揉动,以感到酸胀感为宜。非经期时按摩这些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些穴位进行治疗,效果会更好。痛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保持情绪稳定,保持精神愉悦;保持饮食合理平衡,遵循规律作息;适度参加锻炼。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