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祛湿食疗

又到了一年的春季,进入春季后,天气晴朗,气温也慢慢回暖。但是春季早晚的温差比较大,晚上还是会有点湿冷,空气中的水分也比较多,导致湿气很重。"湿冷"的天气会让人感觉浑身不舒服,出现酸痛和乏力等症状。因此,在春季祛湿也成了我们养生的重要任务。那么,春季应该如何祛湿呢?不妨从饮食入手。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六款春季养生食谱,帮助你排毒除湿,一起来看看吧。

珍珠三鲜汤

配料:鸡肉脯50克,豌豆50克,西红柿1个,鸡蛋清1个,牛奶25克,淀粉25克,料酒、食盐、味精、高汤、麻油适量。

做法:将鸡肉剁成细泥;5克淀粉用牛奶搅拌;将鸡蛋打开取蛋清;将这三样放在一个碗内,搅拌成鸡泥备用。

将西红柿用开水烫一下去皮,切成小丁;将豌豆洗净备用。

炒锅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汤,放盐、料酒烧开后,下豌豆、西红柿丁,等再次烧开后改小火,用筷子或小勺将鸡肉泥搅拌成珍珠大圆形小丸子,放入锅内,再把火开大等待汤再次煮沸,倒入适量淀粉水烧开后加入味精、麻油,即可完成。

功效:温中益气,补精填髓,清热除烦。

木瓜粟米花生生鱼汤

原料:木瓜约500克、粟米1个、花生仁50克、生鱼1条、猪瘦肉100克、红枣3个、生姜3片。(约3人食用)

做法:将木瓜削皮去籽,洗净,切成块状;粟米洗净,切成段状;花生洗净,稍微浸泡;将生鱼宰杀洗净去掉内脏,然后下锅轻微煎至两边微黄。猪瘦肉洗净,切成大块。将所有食材放入瓦煲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约1-1.5小时,加入适量食盐和食用油即可食用。

药膳功效:木瓜具有祛湿和胃、滋脾益肺、消化止呕的功效,适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酸重、筋脉拘挛、呕吐腹泻、脚气水肿等症状;春季适量食用玉米可以调节体内湿气,开胃利水,还可以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具有抗癌作用,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首乌肝片

配料:首乌液20毫升,新鲜猪肝250克,泡发木耳25克,青菜叶适量,绍酒、醋、盐、淀粉、鲜汤、酱油、葱、姜、蒜、油适量。

做法:将首乌煎汤浓缩,取20毫升备用。将猪肝剔除筋膜,洗净切片,将葱、姜、蒜洗净后切丝,青菜叶洗净沥干。

将猪肝片放入首乌汁中浸泡(取一半首乌汁),加入少许食盐,放适量的淀粉搅拌均匀,另外将剩余的首乌汁、酱油、绍酒、醋、湿淀粉和鲜汤混合成滋汁。

将炒锅加热,倒入一些油,待油热后放入拌好的猪肝片煎透,用漏勺取出多余的油,保留少量的油,在锅中放入蒜片、姜末炒香,然后加入猪肝、泡发木耳,快速翻炒数分钟,然后加入青菜叶,翻炒数次,青菜叶熟时加入滋汁,搅拌均匀。最后加入葱丝快速翻炒,起锅即可。

功效:补肝肾,滋养精血,乌发明目。(首乌可以保护肝脏,同时降低血脂、血压;木耳有良好的通血脉作用,常吃可以促进健康和长寿)。

党参枸杞鸡汤

材料:红枣10粒、党参3钱、枸杞5钱、姜片5片、酒200cc、鸡腿肉适量。

做法:

1.将所有中药材用水过一遍。

2.将鸡腿肉切成块,然后用开水川烫去除血水。

3.将药材和鸡肉放入炖锅中,炖至鸡肉熟烂。

4.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

胡萝卜炖牛肉

原料:牛肉250克,胡萝卜120克,盐、胡椒粉、鸡精、酱油适量。

制作:将牛肉焯水,撇去浮沫;凉水中加入葱、姜、蒜、胡椒粉、酱油,煮沸后加入牛肉,煮约1小时后加入胡萝卜,再炖约半小时左右,最后加入适量的盐和味精即可。

功效:消除疲劳,增强体力。

山药排骨汤

材料:新鲜山药400克、玉米1根、莲藕200克、排骨适量。

做法:

1.将所有材料洗净。

2.去皮的山药切块,玉米切段,去皮的莲藕切片。

3.将排骨川烫去除血部分。

4.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转小火炖约30分钟。

5.最后加入盐调味。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