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以后的养生

立秋后,许多地区仍然酷热难耐,炎夏的余热未消,因此有了“秋老虎”的称号。这种炎热天气通常会持续到九月中下旬,才会真正的凉爽起来。在夏秋交替的季节里,我们更应该注重保健养生。下面就来看看立秋后的养生保健窍门吧!

立秋后,白天仍然炎热,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往往白天很热,而夜晚则相对凉爽,早晚温差变大。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而阴气逐渐增长,人体阴阳代谢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立秋要养肺

按照四季养生的原则,立秋后应该以秋冬养阴为主。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容易伤害肺部。肺气虚弱会导致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患疾病,因此我们需要润燥、养阴和滋润肺部。

根据五行生旺的原则,此时的肝脏、心脏和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而肺功能则开始旺盛。为了保持机体的平衡,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器官的调养,使肺气不偏盛,从而影响全身健康。

立秋应该吃什么

立秋后,饮食上应多吃酸味食物,少吃辛辣食物,以帮助肝脏的功能。可多食用平肝润肺的食物,例如百合、藕、土豆、萝卜、木耳、山药、扁豆、枸杞、银耳、猪肉、鸭肉、鸡肉、兔肉、花生、黄鳝、鲫鱼、黄鱼、柚子、梨、苹果等。

秋季是适宜进补的季节,但要选择“防燥不腻”的平补食品,比如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食品。

忌多食瓜果,以免伤害脾胃。

立秋吃坚果预防疟疾

疟疾是夏秋之际常见的传染病,又称为冷热病,是由疟原虫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其症状包括寒战和高热。预防疟疾的最佳方法是消灭蚊虫和防止叮咬。

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精氨酸的氨基酸能够帮助儿童抵御疟疾的侵害。精氨酸缺乏与人体中一氧化氮的缺失有很大关联,而一氧化氮能够帮助人体抵御疟原虫的攻击。

研究人员还发现,坚果中富含精氨酸。立秋后,多吃坚果能够增强机体对抗疟疾的能力。

立秋饮食:猪脊骨炖藕

这道料理具有益肾填髓、补充钙质、健脑强身的功效,非常适合立秋时节食用。

原料:猪脊骨1个,藕250克,精盐、葱段、生姜片、黄酒、味精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猪脊骨洗净、剁碎,放入沸水中焯一下,然后捞出。去掉藕节和表皮,洗净并切片,将猪脊骨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然后加入精盐、黄酒、葱段、生姜片,用小火炖煮,直到肉离开骨头,捞出骨头并拆下肉,取出脊髓。将脊髓和藕片放入汤中炖熟,去除葱和生姜,最后加入味精即可。

立秋后饮食的调整

立秋是保健养生的重要时节,在饮食上需要做出哪些调整呢?

立秋后,要增加酸味食物的摄入,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的肺气。可以选择以下食物:苹果、葡萄、杨桃、柚子、柠檬、山楂等。

在饮食调养方面,首先要按照《黄帝内经》中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止秋燥伤害阴液。可以选择以下食物:银耳、梨、芝麻、藕、菠菜、豆浆、鸭蛋、蜂蜜等。

秋季饮食的禁忌:

1、不要暴饮暴食

在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很容易进食过多。过多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导致发胖。所以在秋季饮食中要适量为主,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2、少吃刺激性食品

秋季应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和干燥的食品,比如尖辣椒等。此外,还要避免各种湿气的积聚。辛香气味的食物通常有散湿的作用,所以推荐食用多些辛香食物,如芹菜。

3、饮食不要过于生冷

由于秋季的天气从炎热转为凉爽,人体的生理代谢也发生了变化。在饮食方面特别要注意不要过于摄取生冷的食物,以免导致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病。

4、不要食用过于干燥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过于苦燥的食物容易伤害津液和消耗气血。秋季燥邪通常会对肺脏产生影响,而肺脏是娇弱的器官。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因此,秋季养生饮食应该避免食用过于干燥的食物,例如一些油炸食品。

另外,为了迎接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摄取的热量要大于散发的热量,稍不注意体重就会增加。所以肥胖者在秋季尤其要注意减肥,要多摄取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例如红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此外,对于一般人来说,立秋后在饮食中要增加酸味食物的摄入,以增加肝脏的功能。可以多吃一些偏酸多汁的水果,例如苹果、葡萄、山楂、柚子,对于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健康的身体是每个人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础,也是做任何事情的首要前提。健康需要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来自于我们每天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些保健养生知识和小窍门,有助于科学地调理身体,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