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湿气重的表现

睡觉流口水的常见原因及解决办法

1、太兴奋了

身体疲劳、用脑过度或服用某些药物后,可能诱发神经紊乱,睡觉时大脑会发出错误信号,从而引起唾液分泌增加,导致流口水。

解决办法:若是因疲劳等原因导致,可以自然消失;若是用药,则停药后流口水会自然消失。

2、面部神经问题

面部受凉、吹风或感冒后,出现睡觉流口水的情况要警惕。可以对着镜子笑一笑,如发现口角歪斜或存在眼睛闭不严、头痛等症状,可能是面神经炎的前兆。

解决办法:需对症治疗,轻度的可以通过按摩缓解,患者可以自己用手按摩面瘫面肌,每天数次,每次5~10分钟。

3、口腔溃疡等

睡觉流口水,咸味十分明显,枕巾呈淡黄色,很可能是口腔卫生状况不佳所致。如果口腔内有溃疡,疼痛刺激会促进唾液分泌,引发流口水。

解决办法:可使用药物促进溃疡愈合,流口水的情况会自动消失。含浓茶、西瓜汁、金银花水、淡盐水,将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2敷在溃疡处,都是不错的办法。

4、睡姿不正确

睡觉时流口水,可能是睡姿不当引起的,比如趴在桌子上睡、侧卧位睡觉等。

解决办法:适当调整睡姿即可减少流口水的发生。

5、湿气重

湿气重会表现出一系列症状:总是睡不醒,睡觉时流口水(湿气饱和自行流出),头发及面部容易出油,耳内湿(耳禅湿),体态虚胖小肚子大,排便粘稠且多便,阴部潮湿,口干口苦、舌苔粗糙或很厚还发黄发腻等。如果有以上表现,需注意祛湿。

解决办法:可以通过食疗祛湿,推荐薏仁茶,若同时有脾虚症状,最好喝点芡实薏仁茶,比如亦舒堂的薏仁茶,其中包含有薏仁、赤小豆、芡实等食材,同时具有健脾祛湿的效果,比常见的红豆薏仁茶效果更好。

6.脾虚气虚,脾胃失调

睡觉时流口水,可能是因为脾虚引起的,口水也称为口津、涎,是指唾液中比较清稀的部分。

中医认为,涎由脾气化生并传输分散,故有“脾在液为涎”之说。在脾气充足的情况下,脾的“固摄”功能和涎液的化生正常,涎液能正常传输,帮助吞咽及消化,但不会溢出口腔。但在脾虚的情况下,脾的“固摄”功能失调,涎液不能正常传输,从而发生“流口水”的现象。

解决办法:要健脾,推荐食物有薏仁、芡实、山药、大枣、山楂、扁豆等,同时注意保暖,避免食用过凉的食物。

全部分类